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联合应用两种对于早产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早产的预测率,提高对于早产发生时间的预测准确度,对预测阳性者及早进行有效干预,改善围产儿结局。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孕妇,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外阴、窥器暴露宫颈后取宫颈管内分泌物,测定宫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后再使用GE—E8型彩超经阴道测量宫颈结构,并计算出宫颈指数。结果IGFBP-1阳性对于早产预测的阳性率为65.0%;阴性预测率为89.1%。宫颈指数(〈0.5)对于早产预测的阳性率为60.0%;阴性预测率为91.7%。二者结合对于早产预测的阳性率为90.0%;阴性预测率为96.7%。结论测定宫颈IGFBP-1,并行超声测量宫颈管产度二者联合对于预测早产的发生明显优于单一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持续性左上腔静脉与合并其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持续性左上腔静脉的病例,根据超声检查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及心外异常,分为单纯型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和非单纯型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合并除外持续性左上腔静脉的其他心脏畸形及大血管变异和/或心外各系统脏器的结构畸形及超声软指标异常),分析其合并畸形的种类、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临床结局。结果产前超声诊断并经随访证实的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共138例,其中单纯型30例(21.7%),非单纯型108例(78.3%)。非单纯型病例中合并心内异常87例(63.0%,87/138),其中异构综合征10例(11.5%,10/138);合并心外异常67例(45.6%,67/138),其中同时合并心内、外异常46例(33.3%,46/138)。99例胎儿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临床表型确认,其中13例(13.1%,13/99)染色体核型异常,包括18-三体征6例(46.2%,6/13)、21-三体征3例(23.1%,3/13)以及13-三体征、Turner综合征、47,XXY、46,XX,t(6;13)(q22;q23)各1例。其中单纯型1例(4.0%,1/25),染色体核型为46,XX,t(6;13)(q22;q23);非单纯型12例(16.2%,12/74),两者合并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83.3%,25/30)单纯型病例出生均存活至今;16例(14.8%,16/108)非单纯型病例出生,2例死亡;存活率为95.1%(39/41)。结论胎儿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常合并其他畸形,是胎儿结构异常的重要标志,且合并其他心内外异常时染色体异常风险增高;而单纯型持续性左上腔静脉是一种血管变异,临床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对宫腔内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超声,应用表面模式重建获得立体图像,观察宫腔病变大小、位置、内部结构与宫壁关系、活动情况。结果通过实时立体观察灌住造影剂后宫腔内病变的结构、活动度、空间关系及血流分布和频谱情况,多方位多信息分析,更准确定性宫腔内疾病及其与肌层的关系,为妇科手术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对治疗方案的确定也非常重要。该方法诊断宫腔内病变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6%。结论宫腔造影可以准确诊断宫腔内病变,特别是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在表面模式下可使诊断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路阳  马春艺  张英  赖祝琴  程海鹰  古凯英 《海南医学》2013,24(21):3229-3231
目的 探讨宫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联合宫颈超声测量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先兆早产孕妇84例,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外阴、窥器暴露宫颈后取宫颈管内分泌物,测定宫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IGFBP-1)后再使用GE-E8型彩超经阴道测量宫颈结构,并计算出宫颈指数.结果 IGFBP-1阳性对早产预测的阳性率为65.0%,阴性预测率为89.1%;宫颈指数(<0.5)对早产预测的阳性率为85.0%,阴性预测率为96.7%;二者结合对早产预测的阳性率为90.0%,阴性预测率为90.5%.结论 在选择宫颈指数≥0.8时,两者的联合检测对于早产预测的阳性率为90.0%,而阴性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选择宫颈指数<0.5时,两者的联合检测阴性预测率为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阳性预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在诊断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中的作用。方法对最终经手术治疗证实的24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取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种超声资料的诊断准确率,分析三维超声对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诊断的作用。结果二维诊断结果准确率为58.33%,三维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1.67%,两者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维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维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对于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检查准确性更高,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理气活血对慢性胃炎胃排空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理气活血中药治疗64例慢性胃炎患者,与不采用理气活血中药167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作为对照,用三维超声测定胃排空功能变化及治疗前、后疗效分析。结果:未加入理气活血中药组对胃的排空功能明显低于加入理气活血中药组,治疗后胃动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提示理气活血中药对慢性胃炎患者的胃排空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外科医生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GCS评分在3~5分或伴有严重脑肿胀者,容易在开颅减压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急性脑膨出,死亡率极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2003年开始应用了硬脑膜预先减张技术,与我院同期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相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6例合并急性脑肿胀的颅脑损伤手术,36例应用新的方法手术(术中行"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30例应用传统方法.结果术中应用新方法治愈19例,中残8例,重残1例,死亡8例,治愈率52.8%,中、重残率25.0%,死亡率22.2%;传统方法治愈12例,中残4例,重残1例,死亡13例,治愈率40.0%,中、重残率16.7%,死亡率43.3%.结论应用"硬脑膜预先减张缝合术"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肿胀患者是效果显著的术式,可以明显地降低此类疾病的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超声、宫腔镜联合对<3cm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经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诊断的直径<3.0cm粘膜下肌瘤患者85例。结果经三维超声单独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30例,经宫腔镜单独诊断为粘膜下肌瘤55例,经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联合诊断为粘膜下肌瘤85例。结论三维超声和宫腔镜无创伤但漏诊率比较高;对直径<3.0cm粘膜下肌瘤患者可运用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联合诊断作为子宫粘膜下肌瘤筛查手段,这二种手段联合诊断准确直观,是子宫粘膜下肌瘤确诊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颈动脉斑块超声弹性成像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常规超声检查的方法检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类型,再应用颈动脉斑块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计算出患者动脉管壁与斑块的硬度比值,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并将其脑梗死的发生率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96例患者中,合并轻度动脉狭窄的患者有69例(占患者总数的71.9%),合并中度动脉狭窄的患者有23例(占患者总数的23.9%),合并重度动脉狭窄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4.2%)。共检测出动脉斑块189处,其中包括低回声斑块46处,混合回声斑块101处,强回声斑块42处。在这96例患者中,颈动脉斑块的硬度比值<5.0的患者有66例,其中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有54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1.82%;颈动脉斑块的硬度比值>5.0的患者有30例,其中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有9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30.00%。颈动脉斑块硬度比值<5.0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明显高于颈动脉斑块硬度比值>5.0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征与脑梗死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即动脉管壁与斑块的硬度比值越小,脑梗死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