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谱变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是临床上常见病原菌,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重,特别是近2 0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cestaphylococcusaureus ,MRSA)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这些菌株具有多重耐药特征[1] 。为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以便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我们调查了近年来临床分离的SAU耐药谱,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一)菌株来源 1998年1月~2 0 0 1年12月间从我院各种临床标本(血液、痰、尿液、积液、大便等)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2 31株。(二)仪器与试剂…  相似文献   
2.
应用ERIC-PCR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进行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RIC-PCR用于大肠埃希菌基因分型的可靠性。方法102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采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用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02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可分为六个基因型,主要为I和II型,分别为40株和24株。结论ERIC-PCR可用于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3.
多重耐药产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沟肠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017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方法使用双纸片扩散法和改良三相试验对阴沟肠杆菌017进行β内酰胺酶的表型检测,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确定基因型别。结果阴沟肠杆菌017经双纸片扩散法证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经三相试验证实该菌除了产ESBLs外,还同时产AmpC酶。PCR产物经测序长度为579bp,与GENEBANK的PAPER1A基因序列100%符合,确定为PER-1基因。结论阴沟肠杆菌017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是PER-1型ESBLs和AmpC酶所致。  相似文献   
4.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离到一株泛耐药的弗劳地枸橼酸盐杆菌,该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全部耐药.发现多种耐药基因同时位于该菌中,包括一种新型AmpC酶基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临床感染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发现产超广谱酶(ESBLs)株和产Ampc酶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引起极大的关注。为有效控制其感染,有必要对耐药谱的变迁进行监测。我们对我院近5年来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谱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菌株来源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共401株,其中98年85株,99年92株,2000年88株,2001年100株,2002年96株,菌株分离数无明显的增长趋势。质控菌株为…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ERIC-PCR用于大肠埃希菌基因分型的可靠性.方法102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采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用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02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可分为六个基因型,主要为I和Ⅱ型,分别为40株和24株.结论ERIC-PCR可用于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8.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离到一株泛耐药的弗劳地枸橼酸盐杆菌,该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全部耐药.发现多种耐药基因同时位于该菌中,包括一种新型AmpC酶基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掌握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高产AmpC酶采用表型筛选法,耐药谱选用改良K-B法,基因分型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法.结果50株阴沟肠杆菌中表现高产AmpC酶株有16株(32%)、单产ESBLs菌株有8株(16%)、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有8株(16%),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产酶和不产酶菌株间的耐药率差异存在显著性,RAPD基因分型得的遗传聚类图,可分为4类.结论阴沟肠杆菌有很高的耐药性,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RAPD技术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同源性分析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产PER-1型ESBLs的情况以及耐药特点。方法2003年8月~2004年6月间,从南昌地区4所医院分离的167株大肠埃希菌、154株肺炎克雷伯菌、67株阴沟肠杆菌,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PER-1基因,对PER-1基因扩增阳性的菌株,用三相试验进行ESBLs的确证,对PER-1基因扩增阳性的PCR原液进行DNA测序。结果PER-1基因扩增阳性共1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阴沟肠杆菌5株,PER-1基因阳性率分别3.6%、3.2%和9.0%;检出两株同时产PER-1型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各1株,产PER-1型ESBLs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率为100%,头孢西丁耐药率也达94%,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的耐药较低,分别为56%和31%,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PER-1基因已在肠杆菌科细菌中播散,亚胺培南或阿米卡星在体外对产PER-1型ESBLs株的抗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