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腰部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间腹腔镜辅助腰部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 术中出血20~50 ml,平均出血30 ml 术后住院3~6 d 无并发症发生.48例患者中35例B超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腰部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微创、操作简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肾囊肿外科治疗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64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老年病人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术前确诊率为50.0%(32/64)。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9例;Hartmann手术35例;单纯结肠造瘘术6例;Mileg术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1%。结论对于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及时诊断,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不宜过分追求一期切除吻合。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治方法和死亡原因分析.方法:对33例老年急性肠梗阻采取对肿瘤的切除和结肠扭转复位等治疗措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8例进行了切除治疗,7例行结肠扭转复位,8例予以保守治疗,死亡3例.结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不典型,多由肿瘤引起,易引起休克,所以肠梗阻在老年急腹症中极其危险.认识老年人病理、生理的特点对诊断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腹腔镜手术的逐步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已成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术式,LA具有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美观等开腹手术无法比拟的优点~[1]。但由于腹腔镜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欠缺,及术中阑尾炎症程度和局部解剖的差异,使得LA中转开腹乃至手术失败需再次手术时有发生。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有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辅助腰部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腰部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间腹腔镜辅助腰部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20~50 ml,平均出血30 ml;术后住院3~6 d;无并发症发生。48例患者中35例B超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腰部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微创、操作简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肾囊肿外科治疗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受伤程度、诊断方法及采取的治疗措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7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分别施行脏器修补、全部或部分切除,8例行非手术治疗,治愈82例,死亡1例。结论:全面分析病史资料,结合诊断性腹腔穿刺,辅助X线、B超和CT检查,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效的诊断措施。早期应注意抗休克治疗并及时手术,后期应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预防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18岁。因外伤性脾、左肾粉碎性破裂 ,右肾挫伤急诊入院行剖腹探查、脾、左肾切除术。术后仍反复血尿 ,行膀胱转流等姑息治疗 2个月无好转 ,且反复高热。查体 :T3 9 .5℃ ,P 12 4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5 / 10kPa ,贫血貌 ,腹平软 ,左上腹轻度压痛 ,无反跳痛 ,未扪及包块 ,双肾区不丰满 ,左肾区叩痛阳性 ,膀胱造瘘管通畅 ,引出暗红色血性尿液。Hb3 5g/L ,WBC 2 0 .5× 10 9/L ,N 0 .80。B超及CT检查示左膈下脓肿 ,右肾挫伤伴积水 ,尿路感染。故再次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原左肾窝内有一约 6.5cm×5 .0cm…  相似文献   
9.
张祺  贺长林 《河北医学》2016,(10):1588-159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腹腔镜组32例和开腹组28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3d 血清 C-反应蛋白( CRP )、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结果: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远切端距肿瘤距离及近切端距肿瘤距离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d,腹腔镜组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是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开腹组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创伤小,淋巴结清除彻底,术后炎性反应轻,近期临床效果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秦锴  贺长林  刘峰 《医学综述》2013,(24):4557-4558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3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镜下发现结直肠腺瘤者98例(观察组),正常者20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及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病史等临床体征有无差别,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66,95%CI 1.21~2.37,P〈0.05)、年龄〉60岁(OR:1.48,95%CI 1.24~2.36,P〈0.05),BMI〉24(OR:2.22,95%CI 1.88~4.32)和脂肪肝(OR:1.88,95%CI 1.21~2.45,P〈0.05)是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伴有脂肪肝且超重的男性易患结直肠腺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