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37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D44v6和组织蛋白酶D表达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4v6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v6和CD表达水平。结果:在食管癌中CD44v6和C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5%和64.6%,CD44v6和CD表达均与肿瘤分级,浸润,淋巴结转移作预后相关。结论:CD44v6和CD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是预测食管癌转移潜能和评估食管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Brunner腺腺瘤是一种少见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1-3],临床上诊断困难。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间断性上腹痛,伴黑便1年余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头晕、心慌、黑便,曾在外院治疗无好转。查体:无明显贫血貌,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见有隆起型肿块,表面光滑,色红,未见溃疡。手术所见:肿物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黏膜下层,蒂较宽,界限清楚,突向肠腔,行肿物切除。临床拟诊:十二指肠球部平滑肌瘤。病理检查:肉眼所见:带蒂肿物1个,4.2cm×4.0cm×2.2cm,…  相似文献   
3.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T)属于良性神经胶质细胞瘤,多伴发顽固性癫痫,现报告2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胆囊癌CD44v6和bcl-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和bcl 2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转移状况的关系 ,以及CD44v6表达与bcl 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0例原发性胆囊癌、2 0例胆囊腺瘤和 1 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D44v6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bcl 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 .0 %和 60 .0 % ,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 (分别为 45 .0 %和 30 .0 % ,P<0 .0 5) ,并随着胆囊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减低、病理分级的增高和转移而明显增高 (P<0 .0 5)。同时 ,CD44v6的表达与bcl 2表达呈正相关 (r =0 .36 ,P<0 .0 5)。结论 CD44v6和bcl 2均是胆囊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胆囊癌CD44v6表达与bcl 2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CA19-9及其同分异构体CD15s在大肠癌表达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A19-9及其同分异构体CD15s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催化信号放大法(CSA)检测150例大肠癌、84例转移淋巴结和50例远离癌组织的正常大肠黏膜CA19-9及其同分异构体CD15s的表达状况.结果:CA19-9和CD15s阳性物质在远离癌组织的正常大肠黏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0%(44/50)和18.0%(9/50),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1.3%(122/150)和94.0%(141/150),转移淋巴结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66.7%(56/84)和95.2%(80/84).结论:作为预测大肠癌侵袭、转移及评估患者预后的肿瘤相关抗原,CD15s比CA19-9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CD44v6和组织蛋白酶D表达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CD4 4v6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 ,CD)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 6 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 4v6和CD表达水平。结果 在食管癌中CD4 4v6和C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8.5 %和 6 4 .6 %。CD4 4v6和CD表达均与肿瘤分级、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结论 CD4 4v6和CD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可作为是预测食管癌转移潜能和评估食管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CD44v6和E-cadherin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CD44v6和E cadherin(E cad)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9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E cad蛋白表达。结果  90例结直肠癌中CD44v6和E cad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 6 %和 46 7%。CD44v6高表达及E cad低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均呈正相关 (P <0 0 5 )。结直肠癌中CD44v6表达与E cad表达呈负相关 (r =- 0 4 3,P <0 0 0 5 )。结论 CD44v6和E cad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D44v6和E cad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免疫组化鉴别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病理形态复杂多样,与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和脂肪肉瘤等不易鉴别。本文应用免疫组化ABC技术和9种肿瘤标志物,对组织学诊断的46例MFH和12例诊断存在争议的肿瘤进行免疫酶标记,探讨MFH的特异标志,评价多种抗体免疫组化标记对MFH的诊断价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4例乳腺癌41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了细胞粘附分子CD15检测,结果表明,CD15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9.8%和58.3%,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01),10例正常乳腺组织仅4例呈CD15弱阳性反应。CD15表达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CD15表达阳性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显著高于单纯癌(P〈0.05),组织学Ⅱ~Ⅲ级显著高于I级者(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和正常乳腺组织进行了CD15抗原检层,并与组织蛋白酶D(Cath-D)和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作对比研究,以探讨CD15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标本取自我院1994~1997年间手术切除治疗的女性乳腺癌94例和乳腺良性病变41例。1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观察。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所有病例均按照“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进行诊断、分型和分期。参照改良的Boom和Richard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