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方法建立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评估准确率、疼痛病情观察及时率、疼痛干预有效率、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疼痛控制满意度。运用这5项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对骨科病房的疼痛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实施检查监督,定期分析数据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开始实施时(2013年1月)和实施半年后(2013年6月),疼痛评估准确率分别为92.31%和95.45%,疼痛病情观察及时率分别为89.74%和97.73%,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分别为90.00%和97.50%,疼痛干预有效率分别87.50%和92.50%,疼痛管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和96.67%。同时,所有病历均记录了疼痛状况,全部均采用简易疼痛评估尺记录疼痛强度,所有患者实现定时应用止痛药物来治疗疼痛。结论将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骨科病房疼痛管理,实现了疼痛护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为持续改进疼痛护理质量提供数据和事实依据,有助于提高疼痛护理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骨科低年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的影响。方法对骨科低年资护士实施疼痛护理规范化培训,培训前后对低年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及疼痛护理工作进行测评。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和疼痛护理工作均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规范化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疼痛知识,改善低年资护士对疼痛的态度并建立正确的疼痛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老年人模块(WHO quality of life-old,WHOQOL-OLD)对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及1家二级甲等医院的255例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出院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在中等水平;患慢性病数目不同的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其生存质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行为领域(past,presentand future activities field,PPF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患脑血管疾病的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其生存质量在自主领域(autonomy field,A)、死亡观领域(deathdying field,D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是否需要照顾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在自主领域(autonomy field,A)、社会参与领域(social participation field,SP)、死亡观领域(deathdying field,DD)、亲密关系领域(intimacy field,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出院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呈中等水平,患多种疾病、出院后需要照顾及患有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出院时护士应为患者制订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计划,有意识指导患者增加自主性及社会参与性,提高患者出院后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的态度,探讨骨科患者术前疼痛护理的方法.方法 入院24小时采用“骨科患者术前疼痛状况及疼痛控制态度调查问卷”进行便利抽样调查70例患者.问卷由研究小组自制,经5名骨科专科护士、骨科护长修订.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采用“简易疼痛评估尺”0~10级计量制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强.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0%的患者曾有疼痛体验,72.06%的患者目前存在疼痛,疼痛程度为(3.81±1.61);疼痛影响日常活动最严重的是不能照顾自己(47.06%)、不能移动(20.59%);疼痛影响情绪情况最常见的是苦恼(35.29%)、不得不依靠他人(29.41%).58.82%的患者关注疼痛,对控制疼痛的态度积极的患者占82.69%,存在错误观念的患者占17.31%.术前患者想象的术后的疼痛程度为(5.41±1.23).70.59%的患者无疼痛教育经历.结论 骨科患者术前疼痛普遍存在,为中度水平;疼痛影响日常活动及情绪较严重,应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进行护理;建议对疼痛进行个案管理,术前即开始进行疼痛教育、疼痛护理,改变患者的错误观念,正确面对疼痛,提高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但由于肾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FNH)的发病率明显增多[1]。OFNH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和髋关节功能障碍,导致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被大多学者人为是治疗OFNH的最佳治疗方法[2],且随着人们对医疗护理要求的日渐提高,其围术期护理也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对肾移植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观察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满意度状况,分析疼痛管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56例患者于出院前3d采用“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的满意度问卷”修订版进行问卷调查。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采用“简易疼痛评估尺”0~10级计量制评分。结果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评分<5分;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4分;影响疼痛管理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疼痛评分、镇痛剂的按时应用、疼痛教育、年龄、过去对疼痛的体验。结论创伤骨科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较为满意;手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受多方面影响。建议针对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特点制定个体化对策,同时实施医生-护理-病患模式的疼痛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病人的护理结局,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出院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健康状况,构建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内护理用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结局评定量表"对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及1所二级甲等医院的250例出院老年慢性病病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老年慢性病出院病人护理结局各领域得分在中等以上水平,出院后是否需要照顾、是否患脑血管疾病、患慢性病数目、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是影响出院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结局的最主要因素。[结论]护士在实施出院护理时,关注病人在健康知识和行为方面的不同水平,重点关注高年龄组、患病复杂、出院后需要照顾及患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使此类病人在住院初期就已经开始接受出院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出院指导,提高病人出院后的适应能力,并且根据护理结局的测量,在医院及社区建立及实施老年慢性疾病病人出院计划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病人围术期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评价指标的内容、监测与分析,为创伤骨科专科病人实施标准化、专业化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的600例创伤骨科病人进行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监测与分析.结果:600例住院创伤骨科病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结构指标:护患比为0.17即不等于1:6;过程指标:肢体血循环评估准确率99.22%,神经功能评估准确率为98.43%,疼痛评估准确率为99.14%;体位护理合格率为98.82%、康复行为训练准确率为98.35%;结果 指标:共7例病人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7%,其中外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为0.67%,包括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石膏引起压疮,1例支具引起压疮;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50%,2例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出院病人满意度和疼痛控制满意度分别为98.74%和99.21%.经积极治疗与护理病人均好转或治愈.结论:使用专科质量敏感评价指标对创伤骨科病人进行监测和分析,能够有效干预和控制骨科专科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实践对骨科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将同一病区的124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2例,干预组由个案管理小组对其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全程的疼痛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在术前,术后8h、24h、72h评估疼痛程度,出院前评价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个案管理可有效控制骨科患者疼痛程度,提升疼痛控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游离股薄肌移植治疗臂丛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科住院病人100例游离股薄肌移植治疗臂丛损伤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基本护理指标评价其护理质量,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病人120例游离股薄肌移植治疗臂丛损伤病人设为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其护理质量。比较两组病人专科并发症发现及时率、并发症发生例数、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专科并发症发现及时率、并发症发生例数、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病人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游离股薄肌移植治疗臂丛损伤病人围术期病人的护理质量控制中降低了临床医疗风险,提升了围术期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