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综合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综合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程序的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程序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比较,综合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谢冬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20-21,28
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不仅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引起胃癌的危险因子,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该菌纳入第一类致癌原,而且其还与胃外许多疾病相关。我国属发展中国家,H.pylofi感染率高,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了我国H.pylori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因此,H.pylori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是消化内科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目前诊断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头皮针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认知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有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n=41)和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测定、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FMA)、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结果治疗后,P300潜伏期头针组平均缩短38ms,对照组平均缩短17ms,头针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FMA及BI评分头针组改善幅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特征,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IC好发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患者占69.2%,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82.1%,32/39),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等症状,病变多发生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多数患者预后良好,39例患者中5.1%(2/39)于住院期间死亡,1例患者于随访期间出现复发。结论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早期IC的主要方法,IC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120例,采用地左辛联合丙泊酚麻醉,同期行普通胃镜120例,比较两组间的检查前后生理指标、痛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术中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痛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高,P<0.05。结论无痛胃镜是比较成熟、安全的检查方式,值得基层医院开展及普及。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脑梗死康复期认知障碍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方法:66例年龄在70岁以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处于疾病康复期,存在认知障碍,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科常规统一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头皮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潜伏期和波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平均缩短39.1 ms,对照组平均缩短16.7 ms,两组P300潜伏期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客观评价头皮针治疗脑梗死康复期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头皮针对促进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强化下肢功能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强化下肢功能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步行能力和ADL能力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下肢功能训练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血肿周围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最佳疗程。 方法 将52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2只)、脑出血组(20只)和高压氧组(20只),将各组大鼠细分为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4个亚组,脑出血组和高压氧组每个亚组5只,正常组每个亚组3只大鼠。对脑出血组和高压氧组采用注射胶原酶诱导大鼠尾壳核区脑出血法制备脑出血模型。高压氧组大鼠在脑出血后6 h予以高压氧治疗(压力2.0 ATA、稳压时间60 min、每日1次、每周7 d),其余大鼠不予特殊处理。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Bax和Bcl-2的表达测定。 结果 与组内1周、2周比较,脑出血组治疗3周时的Bax显著较高(P<0.05),治疗4周时降低(P<0.05)。与正常组同时间点比较,脑出血组和高压氧组各时间点的Bax均较高(P<0.05)。与脑出血组同时间点比较,高压氧组治疗1周[(5.2±0.2)%]、2周[(4.9±0.2)%]、3周[(4.7±0.2)%]、4周[(5.3±0.2)%]的Bax均较低(P<0.05)。脑出血组在3周内Bcl-2表达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同时间点比较,脑出血组和高压氧组各时间点的Bcl-2均较高(P<0.05)。与脑出血组同时间点比较,高压氧组各时间点的Bcl-2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Bcl-2与Bax比值较其他疗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可减少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细胞凋亡,且连续高压氧治疗4周的疗效较为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