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SWI序列成像在鉴别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单纯性脑出血患者和脑肿瘤出血患者各30例,对这60例脑出血患者行CE-MR、T1WI、T2WI和SWI检查,分析SWI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出血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单纯性脑出血病例中,21例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9例周围未见明显水肿信号;SWI扫描检查显示30例病变周围均未见明显增粗迂曲肿瘤样血管样低信号.脑肿瘤出血病例中,25例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5例周围未见明显水肿;SWI检查显示8例结节肿块型出血完全覆盖肿物者,病变区未见低信号增粗迂曲低信号血管.SWI与CE-MR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34,P=0.853);SWI与二者联合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159,P=0.001);CE-MR与二者联合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9.076,P=0.003).结论 在常规MR平扫的基础上,将增强扫描与SWI检查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单纯性出血和脑肿瘤出血的鉴别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CT及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病理证实的pPNET的CT及MRI表现.结果:20例患者中,13例行MRI平扫加增强,8例行CT平扫加增强,1例行CT和MRI检查.左侧腹膜后4例,胸腔2例,鼻腔1例,3例累及椎体及附件,左侧肩胛骨3例,右侧跟骨1例,左侧下颌骨1例,骨盆4例(左侧耻骨2例,右侧髂骨2例),左侧股骨前外侧肌1例.20例pPNET软组织肿块均明显,13例为实性,7例为囊实性,CT平扫为等或稍高密度,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T2FLAIR/T2FS等或稍高信号.15例边界不清,5例边界清晰,8例病灶内可见纡曲血管影,6例可见分隔或分隔样强化.瘤内可伴有不同程度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呈中至重度强化.结论:pPNET影像学表现多样,但仍具有一定特异性,确诊有赖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s,MSFT)的影像及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MSF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SFT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进行对照.结果 5例MSFT中,发生于胸腔内2例,左侧颞部皮下软组织、左肾旁及胃窦处各1例.4例MSFT体积巨大,形态不规则,1例体积较小,呈椭圆形;2例边界清楚,有包膜,3例与周围软组织分界不清.1例行MRI扫描,信号均匀,呈等T1稍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4例行CT检查,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有肺部转移,1例手术切除后复发.病理:5例HE染色均见一定异型性的梭形细胞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CD34、Vimentin和ki-6均为阳性.结论 MSFT缺乏特征性影像表现,误诊率高,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是确诊MSFT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es,DF)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F患者资料,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9例行MRI平扫,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14例中,原发于腹部外者8例(胸壁、颈部、四肢各2例,背部、臀部各1例),骨组织者3例,腹壁者3例;肿块均为单发,4例类圆形,2例梭形,4例分叶状,4例不规则形;肿块大小不一,直径约为3~21 cm;边界清楚5例,边界不清9例;CT平扫密度较均匀,MRI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但低于周围脂肪,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能清楚显示肿瘤边界;增强扫描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理证实病灶均无包膜或无完整包膜,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为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罕见。结论 MRI在显示DF的形态、边界、信号及强化方式等方面较CT有优势,并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断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表面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抗原,抑制由VISTA信号活化引起的免疫负调节,对其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CIK与抗VISTA抗体的结合情况,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DC-CIK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杀伤效应。通过细胞计数及流式细胞术分析VISTA抗体对DC-CIK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培养成熟的DC-CIK与抗VISTA抗体温育后,其抗体结合率可达(10.26±0.57)%。随着效应细胞(DC-CIK)与靶细胞(K562细胞)比例的增高,实验组(经抗VISTA抗体处理的DC-CIK)和对照组(未经处理的DC-CIK)的杀伤活性均显著增高;当效应细胞∶靶细胞为10∶1和20∶1时,实验组的杀伤活性分别为(77.3±6.8)%和(92.8±5.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4.8±4.0)%、(81.8±5.4)%](P0.01)。温育54 h后,实验组的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为对照组的1.35倍。实验组CD3~+CD56~+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比例为(35.12±2.13)%,明显高于对照组[(21.35±1.32)%](P0.01)。结论阻断DC-CIK VISTA信号可促进DC-CIK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7.
涂强  邹佳锦  覃键  成官迅  谌丹丹 《广东医学》2012,33(15):2292-2293
目的 研究乳腺癌常规CT表现特征,探讨胸部CT检查对乳腺癌的临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8例乳腺癌患者胸部CT体检资料,将CT表现与病理对照.结果 28例乳腹癌中,浸润性导管癌19例,腺癌7例,导管内原位癌2例;CT表现为类圆形肿块17例,不规则形肿块11例,23例肿块边缘见毛刺征,16例见Cooper韧带受累,15例病灶内见细砂粒样钙化,13例见局部皮肤受累增厚,5例见乳头凹陷,7例见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8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 乳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胸部CT体检对乳腺癌的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GLN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GLNH患者的MSCT表现,其中平扫+增强5例,2例仅行平扫。结果 7例中,1例弥漫型病变表现为肺内间质性炎症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局灶型病变中,腹膜后和肺门各1例,纵隔和颈动脉鞘区各2例,平扫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孤立软组织密度影,其中腹膜后1例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网格"样强化,余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动脉期中度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持续强化。2例纵隔病变内可见"分支"状、"斑点"状钙化;3例周边可见大血管分支,4例周围可见大小不等的淋巴结。结论局灶型GLNH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可以确诊;弥漫型GLNH的MSCT表现无显著特征,需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MRI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相关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表现为关节腔积液、滑膜不同程度增生并呈结节状突起、关节内软骨结节成分不同所表现的信号不同(共有三种表现)、继发的骨质压迫改变、骨髓水肿等.结论 充分认识滑膜软骨瘤病的MRI表现,并理解其与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能更准确地诊断此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双能量CT(dual-energYcomputedtomograplay,DECT)检测关节痛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探讨DECT对单独存在或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检出能力。方法对34例关节痛患者进行DECT扫描,根据血尿酸浓度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将其分为病例组(n=16)及对照组(11=18),图像由DECTGOUT软件处理后,由两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两纽尿酸盐沉积的差异,进一步评价患者血尿酸浓度、病程长短与病灶数目的相关性。结染病例组16例患者中均发现有绿色颗粒状尿酸盐沉积,对照组均未见尿酸盐沉积,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血尿酸浓度、病程长短与病灶数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DECT尿酸盐结晶成像技术能够是敏的检出单独存在或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对早期、无创性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