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许晓巍  王瑞兰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24):1505-1507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传导途径能够促使成纤维细胞活化,增加胶原的合成,与器官组织纤维化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对该信号途径的调节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活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系K562-n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K562-n细胞NF-κB、VEGF、MMP9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As2O3在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可活化NF-κB,而VEGF、MMP9的表达也随之增强.地塞米松(DXM)1μmol/L能显著增加As2O3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抑制K562-n细胞NF-κB活化,细胞凋亡增加率为43.04%,(P<0.05),NF-κB活化抑制率为31.15%(P<0.05),VEGF、MMP9变化与NF-κB一致.结论:As2O3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可使NF-κB活化,VEGF、MMP9表达亦随之增强;DXM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其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作用,VEGF、MMP9的表达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3.
核因子κB(NF-κB)是调控多种基因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来发现,NF-κB的不适当激活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增殖、转移及细胞耐药密切相关。对NF-κB进行调控目前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8岁,因“头痛2d,发热伴呕吐1d,阵发性肢体抽搐4h”于2008年7月30日入院。入院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无恶心、呕吐、发热,未予处理。次日,体温升高,最高达38.0℃,呕吐少量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当地卫生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4h,从床上摔下后四肢抽搐,发作时双眼上翻、口吐白沫、意识丧失,无大小便失禁。约10min后抽搐停止,意识逐渐恢复,醒后感头痛,肢体活动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我科采用STI571[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Glivec)]治疗加速期及急变期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各1例,达临床缓解后,再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中凝血异常的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了2009年3月-2009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和急诊病房住院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124例。分别在入院第1、7、14天测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凝血全套。入院当天给以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根据D-dimer值分为3组,分别是D-dimmer256μg/L、256≤D-dimer1000μg/L、D-dimer≥1000μg/L。结果:所有入选病例第1、7、14天发生凝血异常的比例分别是38.7%、41.1%、45.9%。凝血异常组和无凝血异常组比较,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D-dimer浓度增加,APACHEII和SOFA分值增加。结论:近半数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其中D-dimer检测早期凝血功能障碍更为敏感。D-dimer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肿瘤细胞主要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促进其生长,这与线粒体DNA变异和抑癌基因突变有关。抑制糖酵解具有抑制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糖酵解限速酶和低氧诱导因子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 基因治疗是一种带有生物学标志的靶向治疗,可以作为难治复发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另一种选择。合理的选择病毒载体是治疗的关键,现就载体的特性、基因插入突变、机体的免疫屏障、提高载体的靶向性、转基因的维持和表达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背景:糖酵解是肿瘤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柠檬酸作为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对糖酵解具有抑制作用。目的:研究柠檬酸盐对人胃癌细胞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柠檬酸三钠以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以生化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乳酸含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凋亡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内磷酸果糖激酶(PFK)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ase-3、-9、cleavedcaspase-3、Bc1-2、细胞色素(Cyt)、缺氧诱导因子-1d(HIF-1仪)、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蛋白表达,定量RT—PCR法检测PFK亚型mRNA表达。结果:在糖培养条件下,经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柠檬酸三钠处理的SGC7901细胞,细胞培养液乳酸含量、细胞增殖率、细胞内PFK含量、caspase-3、-9、Bc1-2、HIF-10【、GLUT-1蛋白表达、肌肉型PFK(PFK—M)比例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cleavedcaspase-3、Cyt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细胞内可见典型凋亡征象,上述作用多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柠檬酸盐对人胃癌细胞糖酵解的抑制作用与抑制PFK、HIF-1仪、GLUT-1表达相关。柠檬酸盐可通过启动内源性凋亡途径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白血病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