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通过使用足部高危因素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高危因素及足部自我护理行为进行管理后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高危因素筛查和足部自我护理知识进行调查,借助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患者采取远程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足部高危因素、知识、行为及破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总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总得分标准得分处于“良好水平(≥80分)”从22%上升至94%,2组患者足部护理得分情况(总得分、足部检查、足部日常护理、足部干燥处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鞋型选择、趾甲修剪、皮肤干燥情况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足部破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借助足部高危因素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存在高危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后,可以提高患者的知识,改善足部日常自我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2.
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价糖尿病延续护理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奥马哈系统对糖尿病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从认知、行为、状况3个方面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3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时机为入院至出院后1个月,并从认知、行为和状况3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除皮肤问题的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护理问题干预前后的认知、行为、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可量化糖尿病延续护理干预效果,为延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护理专案改善方法对ICU静脉输注胰岛素患者的血糖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重症患者在静脉输注胰岛素时安全、有效和平稳降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上半年ICU静脉输注胰岛素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情况等,运用专案改善方法制订相应胰岛素输注和血糖监测质控方案,对2014年下半年ICU静脉输注胰岛素患者进行血糖管理,对比对照组(上半年)和干预组(下半年)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开始和停止胰岛素时血糖值。结果两组ICU静脉输注胰岛素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0%和2%(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平均一次静脉输注胰岛素期间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11.83±4.98)h和(10.15±5.34)h(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平均一次静脉输注胰岛素的剂量平均秩为54.96和44.94(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开始使用胰岛素时的血糖值分别为(18.70±3.70)mmol/L和(16.82±2.98)mmol/L(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停止使用胰岛素时的血糖值分别为(8.80±2.20)mmol/L和(9.88±2.31)mmol/L(P0.05)。结论通过专案改善,可降低ICU静脉输注胰岛素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输注剂量,提高护士预防低血糖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筛查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进行下肢血管病变的踝肱指数(ABI)测定,排除掉ABI≥1.3(提示动脉钙化)患者16例,余下分为PAD组(ABI0.9)和非PAD组(0.9≤ABI1.3)。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糖尿病并发症及降糖方案等情况,对可能发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有26例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发病率为13.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及低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PAD患病率,医务人员应做好早期筛查工作,教育和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血脂及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前期自我管理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编制适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自我管理测评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构建包含53个条目的量表条目池,经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后保留32个条目,形成了糖尿病前期自我管理初始量表;应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1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最终形成包含9个维度、29个条目的糖尿病前期自我管理量表,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2,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0.70,重测信度为0.916,内容效度为0.937,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2.416%。结论糖尿病前期自我管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并发症体验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比较出院后第1、3个月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不同干预方式患者血糖监测行为、足部护理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总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饮食行为、运动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症体验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行为的改善效果较好,可以尝试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改良及其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引入国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修订版(SDSCA)进行重新编译,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提供准确的测量工具。方法按方便取样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13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量表整体的Cronbach’sα为0.84,其中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足四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值在0.71~0.93,均大于0.70,具有较好的同质性;采用因子分析法,共提取因子5个,累计贡献率为86.11%。结论重新编译后的SDSCA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8.
责任护士三班制排班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排班模式,更好地为病人提供连续的护理服务.方法 实行A-P-N三班制排班,从病床分配、建立护理组长制度、制定排班原则、修订护士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 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减少了交班时间,真正把时间还给了患者,减轻了年轻护士工作压力,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安全系数,体现了护理人员的层级使用.结论 责任护士三班制排班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进了护理质量,整合护理团队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9.
<正>肥胖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鉴于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密切关系,有学者将肥胖的2型糖尿病,称为糖尿肥胖病。肥胖不仅是高血糖的原因,同时也是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等的源头因素,更是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首位原因,所以肥胖糖尿病的首要处理是肥胖而不是血糖[1]。近年来,我们成功管理1例糖尿肥胖病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退休教师,因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1周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