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眼科疾病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眼科疾病患者的心电图情况,为是否能够承受眼科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 年我院4 747例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有2 661例,总检出率为56.06%。异常心电图共分为14种类型,其中ST-T改变所占比例最高,为26.61%,右室肥大所占比例最低,为0.06%。结论:老年眼科疾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占所检病例半数以上,根据其异常情况,可判定患者是否能够承受眼科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Worth四点法测量主导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78例受试者在屈光不正全矫的基础上均使用Worth四点法和卡洞法测量主导眼,在该方法测得的主导眼前加+0.25DS球镜使该眼处于欠矫状态,再次用两种方法测量主导眼,比较主导眼欠矫前后测量结果,用SPSS对检查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屈光全矫状态下用worth四点法和卡洞法测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主导眼前加+0.25DS球镜前后用worth四点法测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导眼前+0.25DS前后用卡洞法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屈光不正矫正状态下worth四点法检测主导眼的结果与经典卡洞法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卡洞法检测主导眼结果不受屈光矫正状态影响,而worth四点法检测主导眼结果受屈光矫正状态的影响,不适合作为主导眼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 MP)冲击疗法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对2001-2005年收治的90例TA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剂量MP冲击疗法治疗后73例(81.1%)患者眼部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8例(8.9%)患者分别出现血糖升高、低血钾、胃部不适、失眠等副作用.结论 大剂量MP冲击疗法是治疗TAO的有效方法,治疗中应注意观察其副作用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正>本研究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心电图检查中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0261例,进行心电图、胸部X线片、生化全套及血、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圆锥角膜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相关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相关性干眼症圆锥角膜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60眼):A组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液,6次,d,1滴/次;B组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3次,d,1滴/次;C组在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液(6次/d,1滴/次)后15min再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3次/d,1滴/次).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1天与用药后第3、7、14天的眼部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Ⅰ试验(S Ⅰ 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变化.结果 在用药7天后三组患者的干眼症状、BUT和Fl染色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三组患者SⅠT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在治疗14天后和治疗7天时测得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对眼部症状、BUT和SⅠT的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改善角膜Fl染色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改善干眼症状、BUT和Fl染色作用优于A组(P<0.05).SⅠT和Fl染色治疗前后比较,C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改善干眼症状和BUT作用优于B组(P<0.05).结论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能够促进角膜上皮损伤愈合,缓解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所致干眼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先天性白内障患儿Q-T间期离散度(Q-Td、Q-Tcd)平均值。方法:测量251例51天~14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R-R、Q-Tmax、Q-Tmin,按Bazett公式矫正Q-Tcmax、Q-Tcmin,计算Q-Td(Q-Tmax减Q-Tmin)及Q-Tcd(Q-Tcmax减Q-Tcmin),微机数理统计。结果:Q-Tmax、Q-Tmin、Q-Tcmax、Q-Tcmin、Q-Td、Q-Tcd分别为(397.03±29.74)ms、(362.63±27.87)ms、(448.50±25.69)ms、(409.23±27.32)ms、(31.61±7.96)ms、(40.77±10.32)ms。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Q-Td、Q-Tcd与健康儿童无差异,表明其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与健康儿童相同,能够承受麻醉及眼科手术。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金水区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郑州市金水区7~12岁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屈光不正的患病情况,为小学生视力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郑州市金水区3所小学,对抽样学校内的1~6年级在校学生进行普查,共调查7845名学生。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前节、眼底、眼压及眼位检查,并对任意一眼或双眼裸眼视力<1.0且眼压正常的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 实际受检学生7681名,应答率为97.91%。裸眼视力在7~8岁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9~12岁时裸眼视力视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任一眼裸眼视力≤0.5者占总人数37.39%,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低下人群所占比例逐渐加大(7岁15.25%、8岁18.35%、9岁31.67%、10岁42.96%、11岁51.73%、12岁60.03%)。接受睫状肌麻痹后验光的小学生中,近视的总患病率为38.58%,远视的总患病率为4.8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视眼的等效球镜度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1.769,P<0.01);远视眼的等效球镜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923,P<0.01)。受检的视力损伤者中屈光不正占86.40%,弱视占12.40%,沙眼导致的角膜混浊占0.03%,其他原因导致的角膜混浊占0.31%,白内障占0.44%,视网膜疾病占0.19%,其他致病原因占0.25%。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7~12岁小学生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近视,9岁是正视向近视转变的高敏年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结膜表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60眼,根据屈光度、角膜曲率和配适情况,选择适合的镜片。于戴镜前及戴镜后6个月、1a分别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结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并对其进行分级,计数100倍条件下,7.20mm×5.35mm范围内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结果配戴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前下睑结膜上皮细胞(318.5±155.4)个,下睑结膜杯状细胞(13.6±6.8)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44.1±110.9)个,杯状细胞(15.2±5.7)个;6个月后下睑结膜上皮细胞(305.6±79.9)个,杯状细胞(13.2±6.6)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26.7±86.3)个,球结膜杯状细胞(15.1±5.5)个;1a后下睑结膜上皮细胞(272.9±86.4)个,下睑结膜杯状细胞(12.3±5.9)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28.5±155.4)个,球结膜杯状细胞(14.3±6.6)个。戴镜后6个月、1a,下睑结膜及球结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密度与配戴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后1a,CIC分级与戴镜前相比,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LCQ-A型眼部保健理疗仪对视疲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视疲劳患者采用LCQ-A型眼部保健理疗仪进行治疗,以10d为1个疗程,比较观察1个疗程前后视力、眼压等的变化,进行视疲劳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视疲劳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5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分别为0.5(0.1,1.0)、0.6(0.1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眼压分别为(15.2±2.8)mm Hg、(14.8±3.0)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视疲劳总积分治疗前后分别为(29.31±6.06)、(15.02±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项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6%(44/58),对40岁以下和40以上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8%(25/32)和73%(1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1)。结论 LCQ-A型眼部保健理疗仪能安全、有效的缓解视疲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眼科疾病患者心律失常心电图情况。方法:对2004年至2005年我院1388例60岁以上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眼科疾病患者心律失常中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多见(25.8%),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25.1%),室上性早搏(13.7%),窦性心动过速(12.1%),室性早搏132例(9.5%),窦性心律不齐(7.9%),左束支传导阻滞(7.4%),房室传导阻滞(5.9%),房颤(5.4%)。结论:根据心电图心律失常的情况,可以判定老年眼科疾病患者是否能够承受眼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