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肾功能是影响AMI患者长、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报道,AMI患者为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高危人群,其发生率约为7.1%~22%。当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ardiacshock,CS)时,AKI发病率更可高达55%。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符合 AMI 诊断标准病例,排除包括年龄<18岁、住院时间<2 d、临床资料不完备、住院期间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及终末期肾脏病或已行透析患者,从基线资料、心肌梗死病情、实验室检查、药物以及器械辅助等治疗等方面收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有 AKI 及无 AKI 两组,利用 SPSS 19软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获得 AKI 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病例565例,发现 AKI的发病率为16.1%,其中 AKI 组患者病死率为19.8%,非 AKI 组病死率为0.4%(P <0.01)。单因素组间比较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包括:(1)基本病史年龄、高血压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史、慢性肾脏病史、脑梗死史、周围血管病史;(2)心肌梗死病情心室纤颤、心率、Killip分级≥3级、左心室射血分数;(3)实验室资料血肌酐、eGFR、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钙蛋白I、B 型脑钠肽、C 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蛋白;(4)药物及器械辅助等治疗呋塞米最大日剂量、未使用 ACEI /ARB 类药物及他汀类药物、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安置临时起搏器、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进行机械通气治疗(P <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AMI 后 AKI 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目前急诊急性心力衰竭单元在国内逐渐开展,分析急诊急性心衰单元对于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出院后6个月内的病死率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收治的AHF病例,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慢性肾脏疾病分期4-5期、自动出院及病史资料不全的患者,从基线资料、既往病史、入院病情、辅助检查等方面收集资料,患者出院后通过临床数据中心门诊就诊病历或电话咨询等方式收集出院口服药物、再入院及死亡信息。根据患者治疗地点不同分为接受急诊急性心衰单元治疗的(急诊AHFU组)、接受急诊常规诊疗的(急诊AHFU外组)和接受心内科治疗的心内科组。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入选238例AHF患者,院内死亡28例,随访出院患者共210例。排除随访过程中发生恶性肿瘤患者4例,失访6例。纳入急诊AHFU组40例,急诊AHFU外组67例,心内科组93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83例,预后良好组145例。入院时急诊AHFU组与急诊AHFU外组患者年龄、性别、生命体征、心功能基本一致,治疗时AHFU组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比例更高(52.5%vs.32.8%,P<0.05);出院后急诊AHFU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P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口服药物使用率更高;患者的随诊也更规律(95.0%vs.79.1%,P<0.05);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率(15.0%vs.40.3%,P<0.05),急诊AHFU组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和病死率复合结果(17.5%vs.43.3%,P<0.05)□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急诊AHFU诊疗组较急诊AHFU外组治疗后患者的再入院率减低(OR=2.882,95%CI:1.267~6.611,P=0.12)。AHFU组与心内科相比收缩压更高、心率更快、NT-proBNP水平、心功能NYHA Ⅳ级、Killip Ⅲ级的比例也更高(均P<0.05);治疗上急诊AHFU组无创机械通气的比例高于心内科治疗组(52.5%vs.30.1%,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6个月的再入院和病死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急诊AHFU组与心内科组治疗对患者的再入院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AH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急诊AHFU外组、高龄、女性、患冠心病、BUN峰值。结论急诊急性心衰单元是急性心力衰竭的独立保护因素,可以降低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率以及再入院和病死率复合结果。高龄、女性、患冠心病、BUN峰值升高均是影响AH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早期识别并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下壁导联 ST 段抬高的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减少误诊,及时采取正确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下壁导联 ST 段抬高的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冠脉造影表现和治疗转归等资料。结果下壁导联 ST 段抬高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相关临床表现提示单一高血压危险因素占79%,就诊时血压正常或高血压比例为86%;心电图提示 ST 段抬高幅度 STⅢ>STⅡ并伴 V1或 V4R 导联 ST 段抬高比例为86%;实验室检查提示平均 D-二聚体>2000 ng/mL;冠脉造影表现为未显示冠脉开口、冠脉血管正常或单纯右冠近端病变等;经胸心脏超声和胸部 CT 大血管造影对本病的识别率达到100%;本组患者的病死率为50%。结论下壁导联 ST 段抬高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急诊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并寻找其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的294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KI,将294例患者分为AKI组(194例)及非AKI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性休克致AKI患者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中脓毒性休克患者AKI的发生率为66.0%(194 / 294)。AKI组患者院内病死率较非AKI组显著升高(70.6% vs. 22.0%,χ2 = 26.327,P < 0.001)。AKI组及非AKI组患者年龄[60(43,73)岁vs. 43(28,67)岁,Z = 2.095,P = 0.036]、平均动脉压[(60 ± 14)mmHg vs.(67 ± 16)mmHg,t = 2.175,P = 0.032]、心率[(124 ± 23)次/ min vs.(112 ± 23)次/ min,t = 2.369,P = 0.020]、氧合指数[(166 ± 113)mmHg vs.(254 ± 150)mmHg,t = 2.820,P = 0.003]、乳酸[(4.6 ± 3.0)mmol / L vs.(2.5 ± 1.9)mmol / L,t = 3.026,P = 0.006]、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13 ± 4)分vs.(8 ± 4)分,t = 4.936,P < 0.001]、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32.5% vs. 8.0%,χ2 = 4.334,P = 0.037)、C反应蛋白[(210 ± 104)mg / L vs.(145 ± 71)mg / L,t = 2.923,P = 0.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2(41,345)U / L vs. 36(18,65)U / L,Z = 3.794,P < 0.001]、血肌酐[(239 ± 164)μmol / L vs.(71 ± 22)μmol / L,t = 5.729,P < 0.001]、血尿素氮[(26 ± 16)mol / L vs.(10 ± 8)mol / L,t = 5.212,P < 0.001]、肾小球滤过率[(38 ± 29)mL·min-1·1.73 m-2 vs.(101 ± 28)mL·min-1·1.73 m-2,t = 9.944,P < 0.001]、肌钙蛋白I [0.39(0.08,1.60)μg / L vs. 0.05(0.01,0.20)μg / L,Z = 3.437,P = 0.001]、D-二聚体[3 538(1 348,9 310)μg / L vs. 2 333(653,4 169)μg / L,Z = 2.458,P = 0.049]、去甲肾上腺素(66.0% vs. 39.0%,χ2 = 1.309,P = 0.007)、日呋塞米最大使用剂量[40(20,98)mg vs. 10(0,20)mg,Z = 3.992,P < 0.001]、机械通气(59.8% vs. 25.0%,χ2 = 0.145,P = 0.001)、血液净化(12.9% vs. 0%,χ2 = 76.945,P = 0.030)及深静脉置管(67.5% vs. 47.0%,χ2 = 4.400,P = 0.041)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动脉压[OR = 1.035,95%CI(0.997,1.075),P = 0.032]、乳酸[OR = 1.065,95%CI(0.982,1.102),P = 0.028]、SOFA评分[OR = 1.232,95%CI(1.013,1.455),P = 0.049]、机械通气[OR = 1.942,95%CI(1.461,4.191),P = 0.036]、日呋塞米最大剂量[OR = 1.123,95%CI(0.884,1.793),P = 0.013]是脓毒症致AKI的危险因素。 结论平均动脉压、乳酸、SOFA评分、机械通气及日呋塞米最大剂量的检测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脓毒性休克发生AKI的高危患者,从而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喂养建立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小鼠模型.方法:12只6周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予普通及高脂饲料共喂养16周.每4周检测小鼠体重及尿蛋白量,于16周处死小鼠后检测两组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指数、尿蛋白量、血糖、血肌酐、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及肌酐清除率;光镜测量肾小球直径,电镜测量足突宽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观察肾组织nephrin、podocin、podoplanin、podocalyxin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指数、尿蛋白排泄、血三酰甘油、肌酐清除率、肾小球直径和足突宽度均增加,肾组织nephrin、podocin、podoplanin、podocalyxin mRNA 和蛋白均表达降低.血糖、血肌酐、血胆固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饮食喂养可成功造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