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个性化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与DSA冠脉造影对比,探讨CTA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156例患者分为4组:A组78例为前瞻性门控扫描,心率<80次/min,其中36例行冠脉DSA造影检查;B组78例为回顾性门控扫描,其中60例行DSA检查,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再分为3组,B1组(BMI< 18 kg/m2) 25例、B2组(BMI 18~25 kg/m2)25例、B3组(BMI>25 kg/m2)28例.应用Philips 256 i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A组992 mA,B1组500 mA、B2组580 mA、B3组660 mA.扫描完毕后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采用主观评分(4分法)和客观噪声测量2种方法评价图像质量.比较组间心率、ED、噪声及图像评分的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与B组间心率、E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间ED平均值相差7.45 mSv,相比较B组,A组ED平均降低50.41%.A、B两组间BMI、图像噪声和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3组间比较,图像质量评分、心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噪声B1组与B2组、B1与B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与B3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TA诊断冠心病(与DSA比较),A组的敏感性91.19%,特异性95.64%,准确性94.23%,Kappa值0.87;B组敏感性96.11%,特异性98.06%,准确性97.65%,Kappa值0.93.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可以通过心率、BMI、管电流等因素对检查者进行分类,在保证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的前提下,达到个性化基础上有效减低辐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特征,提高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2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并最终经病理学证实.17例患者行CT检查,层厚3mm,层距3mm.MRI检查者为17例,采用T1WI、T2WI、T2WI脂肪抑制等序列扫描.结果: 20例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1例,右侧9例;其中精原细胞瘤14例,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6例:包括成熟型囊性畸胎瘤3例、腺瘤样瘤2例、纤维性假瘤1例,这3种良性病变在密度或信号、是否合并钙化及病灶大小等方面均有不同于精原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论: 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大小、密度、边缘、强化程度等情况,病灶内是否合并钙化及钙化的形态,对判断病变的良恶性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T2加权像(T2WI)及动态增强(DCE)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前列腺疾病中前列腺癌49例和非癌病例51例(包括46例前列腺增生、3例外周带炎症及2例前列腺结核).所有病例在常规MR检查基础上加扫DCE及DWI序列,DWI的b值为800 s/mm2.比较T2WI、DCE、DWI及三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统计分析前列腺组织与非癌组织的ADC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在DWI图像上,前列腺癌多呈明显高信号,6例局限于中央带前列腺癌得到正确诊断.前列腺癌组织的平均ADC值为(0.96±0.22)×10-3mm2/s,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56±0.23)×10-3mm2/s,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ADC值有小部分重叠.T2WI、DCE、DWI及三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5.7%、87.8%、93.9%、100%.结论 T2WI、DCE及DWI三者联合应用可以弥补各自的缺点,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发生于真皮的低度恶性肿瘤,术后容易局部复发.陈煜等[1]报道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12例临床分析中,单纯手术组随访复发率高达47.5%.DFSP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影像学表现方面的分析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6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6.
【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脑血管壁成像3D SPACE序列及后处理技术在显示大脑中动脉硬化中的价值。方法:对行MRI常规序列和3D SPACE序列检查、符合脑动脉硬化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采用3D SPACE序列行冠状面T1WI-FS、T2WI-FS和T1WI-FS增强扫描、曲面重建(CPR),在CPR图像上行大脑中动脉的硬化斑块断面重建。分析动脉硬化斑块的以下MRI表现:病变数目、狭窄长度、断面血管形态、信号强度、强化程度、内膜的完整性。计算血管狭窄程度和测量增强的信号值。根据T2WI、DWI等表现等将患者分为急性脑梗死组(组1)、非急性脑梗死组(组2)和无脑梗死组(组3),比较各组病变MRI表现的差异。结果:40例患者CPR显示共61处位于大脑中动脉的硬化性病变。MRI表现为节段性或局限性狭窄,多为偏心性管壁增厚,T1WI和T2WI呈高、稍高或等信号,强化程度主要为明显、中度,血管内膜多不完整。急性脑梗死组(组1)19例,非急性脑梗死组(组2)11例,无脑梗死组(组3)10例。组1狭窄长度、T1WI-FS和T2WI-FS的信号强度、强化程度均高于组2和组3,组2、组3依次降低。急性脑梗死组的管腔狭窄程度为0.729±0.209,明显高于组2和组3(分别为0.482±0.232和0.406±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增强的信号值分别为 408.83±137.56、306.65±114.05、201.24±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SPACE序列及后处理技术显示大脑中动脉及其管壁硬化性病变具有一定优势,能显示动脉硬化斑块的多种MRI表现,且急性脑梗死、非急性脑梗死和无脑梗死患者各种MRI表现的严重程度也不相同,3D SPACE序列对大脑中动脉硬化性病变的显示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云  郑晓林  袁焕初  尹昌媛 《放射学实践》2021,36(10):1224-1227
【摘要】目的:研究生理盐水封堵法在减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气胸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开展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189例,其中封堵组98例,采用生理盐水封堵法对穿刺针进行封堵,对照组91例采用常规穿刺技术,未行封堵,两组病例发生气胸的情况按少量、中大量气胸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对结果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封堵组少量气胸8例,中大量气胸1例,总的气胸发生率9.18%;对照组少量气胸17例,中大量气胸8例,总的气胸发生率27.47%;两组数据对比,封堵组总的气胸发生率较对照组有差异,经χ2 检验得出两组气胸发生率(χ2=10.698,P=0.001,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少量气胸比较(χ2=4.548,P=0.033,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大量气胸发生情况比较(χ2=6.283,P=0.012,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3〗结论:封堵组和对照组研究显示采用生理盐水封堵法可明显减少气胸的发生率,对少量及中大量气胸的发生率均有减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韧带样纤维瘤的CT及MRI特征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韧带样纤维瘤共27例影像学及病理资料,CT检查12例,MRI检查14例,另1例行CT及MRI检查;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结果27例共30个病灶,16个病灶发生于腹壁,14个病灶发生于腹壁外。形态:全部病灶均沿肌纤维长轴生长,20个呈梭形或类圆形,10个不规则形;7个边界较清,23个边界不清。与肌肉密度、信号相比:CT上10个病灶呈稍低密度,3个呈等密度,9个渐进性中度强化,4个不均匀性强化;T1WI上9个病灶呈等信号,9个病灶呈稍低信号;T2WI上15个呈高或稍高信号,3个呈混杂信号;STIR上均呈较高信号,15个内部见条片状低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灶不均匀性渐进性中度强化,其中12个内部条状斑片状的低信号未见明显强化。病理上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由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内部见致密纤维组织及胶原组织,部分见黏液沉积。结论韧带样纤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肿瘤多呈浸润生长,瘤内出现特征性稍低密度或条带状低信号,无液化坏死区,渐进性中度强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探讨肺局限性磨玻璃影(fGGO)与支气管的关系及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256层iCT检查所检出的最大直径≤3.0 cm的fGGO患者86例,共89个fGGO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良性组29个,浸润前病变组11个,浸润性腺癌组49个,在横断位、薄层重组、曲面重建、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像上观察fGGO中磨玻璃部分的比例及其与支气管的关系。根据薄层CT图像上病灶内磨玻璃成分所占比例,将肺内磨玻璃密度影(fGGO)分为3类,A类为纯fGGO;B类为磨玻璃部分占51%~99%的混合fGGO;C类为磨玻璃部分≤50%的混合fGGO。将fGGO与支气管的关系分为5型:Ⅰ型:fGGO中的支气管被截断;Ⅱ型:fGGO实性成分内的支气管走行扭曲、扩张;Ⅲ型:fGGO磨玻璃区内的支气管扭曲、扩张;Ⅳ型:支气管在磨玻璃区走行正常;Ⅴ型:支气管在病灶旁边绕行,未进入病灶内部。结果(1)3组GGO与支气管存在关系的比率分别为65.5%、36.4%及95.9%,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58,P < 0.001);(2)GGO与支气管类型显示为Ⅰ型时,良性组、浸润前病变组及浸润性腺癌组分别为0、0、16个;Ⅱ型在3组中分别为2、0、15个;Ⅲ型在3组中分别为2、0、6;Ⅳ型在3组中分别为9、2、5个;Ⅴ型在3组中分别为6、2、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良性病变组以Ⅳ、Ⅴ型多见,浸润前病变组多与支气管无关系,浸润型腺癌则以Ⅰ、Ⅱ型多见;(3)按CT图像上病灶内磨玻璃成分比例,A类13个,B类32个,C类44个,病灶内磨玻璃成分含量与支气管分型间存在相关性(r=0.442,P < 0.000)。不同的病理类型的fGGO及GGO含量不同的病变与支气管存在不同的关系,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和多种重组方法,能清晰显示fGGO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形态特征,推断其组织学类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的PVP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1d、3d 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椎体各部位高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CT引导下行PVP治疗可显著增强OVCF患者椎体力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