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因乳房胀痛或乳头溢液但体检未摸及肿块的病人作乳腺B超及钼靶X线检查,常常可以发现乳腺内的小肿块或微小钙化灶,采用常规手术由于定位困难而难以获得良好效果.我院自2004年4月开展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诊治乳腺疾病以来,结合术中乳腺B超检查,诊治了26例(34侧乳腺)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疾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131配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甲状腺癌(TC)的疗效和对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9月期间确诊治疗的TC患者60例,随机分均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与I131治疗,其中又根据I131摄入量均分为高剂量亚组(3 500 m Bq)和低剂量亚组(1 000 m Bq),分析患者疗效和唾液腺功能指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清甲成功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唾液腺功能参数方面,手术组优于低剂量亚组,低剂量亚组优于高剂量亚组(均P0.05);观察组中高、低剂量亚组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I131配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对TC手术患者的疗效并改善预后,虽有唾液腺功能方面不良反应,但低剂量治疗症状较轻,在患者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7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十二指肠损伤仅6例(22.2%),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1例(77.8%)。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漏诊3例(11.1%),术后并发症12例(44.4%),死亡3例(11.1%)。结论:十二指肠损伤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术中仔细探查,根据损伤类型选择适当术式,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ammotome(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使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或活检的乳腺疾病患者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Mammotome微创旋切患者共计切除病灶71个,术中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2例,原位癌2例,非典型增生3例,术后病理显示无组织学低估,64个良性病变的组织学符合率为100%。术后1天超声复查有2例显示肿块残余,肿块完整切除率为95.3%(61/64),术后1个月复查肿块完整切除率为92.2%(59/64),术后6个月随访病灶47个。完整切除率为87.2%(41/47),切口均无感染和裂开发生。术后患者仅感到轻微的疼痛,无严重并发症。结论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良性及恶性乳腺病变,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改良经腹杉浦断流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腹改良杉浦术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7年5月~2003年5月期间经腹改良杉浦术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操作如下切脾后,紧贴胃壁或食管壁行近半胃及食管下段的去血管化,保留左、右迷走神经干、Latarjet前、后神经及食管旁静脉。再于贲门远侧3~5cm平面缝扎黏膜下血管,或用管状吻合器在贲门上方3cm处将食管壁切断再吻合。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及血流速度改变不明显,而门静脉主干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缝扎组术后70%病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明显改善,30%完全消失,而吻合器组术后食管曲张静脉均消失。结论经腹改良杉浦术效果与原术式相近,而操作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甲状腺癌再次手术4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病例首次手术前均诊断为良性甲状腺疾病;首次手术方式肿物切除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3例,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颈淋巴结切除3例.再次手术原因主要为甲状腺癌术前诊断率低、首次手术方式不当及肿瘤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结论 由于甲状腺癌的术前误诊或首次手术方式不当,致术后的残癌率高,再次手术是必要的;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是避免再次手术的关键;对于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复发或淋巴结转移者,应积极作合理的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沿乳晕切口皮瓣法分离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沿乳晕切口皮瓣法分离行乳腺肿块切除手术和放射状切口行乳腺肿块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复发、切口感染、乳头塌陷、乳头坏死、皮肤拉伤或烫伤等客观指标以及总体外观满意与否、瘢痕可接受与否、乳头乳晕感觉异常有无等主观指标。结果在客观疗效方面,两组皮肤拉伤或烫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5)。在主观疗效方面,两组乳头乳晕感觉异常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 P>0.05),在总体外观满意与否、瘢痕可接受与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02、6.10,P均<0.05)。结论沿乳晕切口皮瓣法分离治疗乳腺良性肿瘤虽可导致一定的皮肤拉伤烫伤,但在总体外观满意与否、瘢痕可接受与否方面优于传统术式,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瘢痕,改善术后乳房外观。  相似文献   
8.
1996年Gagner[1]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腔镜下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1997年Huscher等[2]进行了世界首例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均获成功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加放疗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2年7月在我院接受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的34例乳腺癌临床资料。[结果]全组随访36-90个月,平均随访63.5个月。3年生存率100%(34/34),3年无瘤生存率97.1%(33/34),随访满5年的24例,5年生存率100%(24/24),5年无瘤生存率91.7%(22/24)。[结论]Ⅰ、Ⅱ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18例,重点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作者认为外伤后出现腹痛--缓解48小时--突发再腹痛,辅以规范化的腹穿,腹部B超多次对比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脾切除术目前仍为治疗延迟性脾破裂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