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正>臭氧是不稳定的气体,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它组成的分子,有很强的氧化作用。1980年由德国臭氧治疗学会进行临床实验,被证实是最安全的治疗方法。1999年,意大利发起并组建了国际医疗臭氧学会(IMOS),旨在促进臭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建立完善的临床治疗体系。目前臭氧主要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病、溃疡病的治疗和癌症的辅助治疗,在抗自由基、预防衰老,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超早期患者63例,随机分为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组,和UK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组。两组一般治疗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降压和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第7天和第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随访3个月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组内比较,治疗7d和14d后,2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14dNIHSS评分、3个月Barthel指数,动静脉联合溶栓评分明显低于单纯静脉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76例早期神经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的早期神经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力所能及的康复锻炼。治疗前后两组均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Barthes指数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为10.36±5.82分,对照组为17.25±6.98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333,P<0.05),Barthes指数治疗治疗组为76.35±11.98分,对照组为61.24±9.81分,两组比较有有显著性差异(t=3.710,P<0.05)。结论:早期神经康复训练对有助于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在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住院的发病后1~2天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脑出血和其他颅内疾患。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0~81岁,平均(56±8)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分析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 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 数据库,收集 建库至 2022 年 12 月发表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不良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使用 RevMan 5.4.1 软件 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22 篇文献,4 248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70 岁 (OR=1.53,95%CI:1.29~1.8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8 分(OR=2.36,95%CI: 1.53~3.63)、改 良 Rankin 量 表(mRS)评 分 > 0 分(OR=1.71,95%CI:1.40~2.09)、双 侧 卒 中(OR=4.85, 95%CI:2.62~8.97)、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3 mg/L(OR=3.70,95%CI:2.46~5.56)、认知障碍(OR=6.23, 95%CI:0.98~39.58)、误吸(OR=4.47,95%CI:3.28~6.11)、气管插管(OR=2.70,95%CI:1.58~4.63)是脑 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体重指数> 18.5 kg/m2 (OR=0.76,95%CI:0.67~0.86)、 Barthel 指数(BI)> 60 分(OR=0.37,95%CI:0.22~0.62)、功能独立性测评(FIM)评分> 20 分(OR=0.96, 95%CI:0.94~0.99)是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高龄、高NIHSS评分、 双侧卒中、低体重指数、高 mRS 评分、低 BI、低 FIM 评分、高 LDL 水平、合并认知障碍、误吸、气管插管是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可结合影响因素完善吞咽障碍患者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29例,康复组给予吞咽治疗仪、电针、康复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康复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吞咽治疗仪、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急性脑梗死120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何婷  薛常虎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38-1239,124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血清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将120例72h内的急性脑梗死随机脑血栓形成(A1)、脑栓塞(A2)及腔隙性脑梗死(A3)。另选100例年龄<70岁,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B)。分别测发病1周内及入院两周时hs-CRP水平。结果: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时期血清hs-CRP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其中,A2组发病1周内的hs-CRP浓度较其他组高,其次为A1组。在入院两周时A1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发生脑梗死两周后脑血栓形成组血清hs-CRP仍持续性增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9.
<正>结核性脑膜炎目前仍是我国较为常见疾病,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我院于2005~2009年诊治结核性脑膜炎3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16~65岁,平均23±10岁,以20~40岁为发病高峰。农民12例,学生10例,工人及无业者8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在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TOAST病因分型,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组、心源性脑栓塞(CE)组、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组,三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降压和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同时应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组内比较,治疗7d和14d后,三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SA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LAA组和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