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急性心肌梗死自溶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梗死相关血管(IRA)的自溶(SR)现象,探讨SR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观察205例未予静脉溶栓治疗,直接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AMI患者,根据TIMI血流分为自溶组(前向血流TIMI 2-3级)和非自溶组(前向血流TIMI 0-1级),分析其临床和造影特点,并寻求发生SR的影响因素。结果自溶组共49例(23.9%)。与非自溶组比较,一般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溶组发生梗死前心绞痛的比例较高(38.8%比22.4%,P〈0.05)。而非自溶组多支病变和存在侧支循环的比例高于自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则提示多支病变和侧支循环是发生SR现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R是AMI患者较常见的现象,其独立影响因素是多支病变和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女,25a,于1998年5月11日以“产前子痫”急诊入院。检查:T36.5℃、P96次·min-1、R24次·min-1、BP21.3/16kPa,神志不清、躁动,全身水肿(++++),颈强稍抵抗,眼睑浮肿,睑球结膜轻度充血,双眼瞳孔等大等国,光反射存在,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化验:NGB0.115、RBC4.34×1012·L-1、WBC27×109·L-1、N0.90、PLT170×109·L-1、BG“O”型、尿PRO“+”。入院后立即肌注冬眠1号(杜冷丁50mg、异丙嗪25mg、氯丙嗪25mg),患者仍抽搐不止,持续约40s.又给安定针10mg肌注和静脉注入硫酸镁、甘露…  相似文献   
3.
国产布比卡因表面麻醉剂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白内障手术的麻醉多为球后、球周麻醉。近几年来有人采用进口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2002年至今我们采用国产7.5g·L^-1布比卡因表面麻醉下行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治疗决策及其与临床预后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再灌注治疗结果及近期预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作者将1999年至2002年间收住的46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按有无右心衰及心源性休克进行危险分层:A组为无右心衰组(32例),接受溶栓处理与直接经皮介入治疗(PCI);B组为右心衰或同时合并心源性休克组(14例),均接受直接经皮介入治疗;运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住院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关系作回归分析。结果46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人中42例作了冠脉造影检查,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右冠状动脉者35例,IRA为回旋支者9例,IRA为前降支者2例;单支病变者15例,双支病变者21例,三支/多支病变者10例;住院期间有11例发生心绞痛,其中行直接PCI组9例,均为较重的三支病变患者;住院期间溶栓治疗组与直接PCI组各有1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再梗死,均行紧急PCI干预;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溶栓组1例,直接PCI组2例;B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A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右心衰合并心源性休克、女性、年龄、多支病变均为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较高,心脏功能、年龄、性别及血管病变严重性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直接PCI在降低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特别是合并右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方面优于溶栓疗法。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以正前方的垂直斜视度为依据:Ⅰ组:斜视度在10^△以内者3例,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术;Ⅱ组:斜视度在10^△—20^△者12例,采用下斜肌裁除术(3—5mm);Ⅲ组:斜视度大于20^△者17例,采用下斜肌裁除术联合健眼下直肌后徒术。结果 1次手术26例获得满意:Ⅰ组:3例全满意;Ⅰ组9例满意,3例欠矫;Ⅲ组:14例满意,3例欠矫。在Ⅱ组中有1例行2次手术获得满意。结论 根据正前方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白内障手术前后眼干症的发病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观察.对术后出现干眼症状的给于0.1%玻璃酸钠眼水,复方右旋糖酐70眼水点眼1~3个月.结果 80例80只眼;原有的12例干眼患者加重了症状,新增了24例干眼症状的患者:术后经0.1%玻璃酸钠眼水,复方右旋糖酐70眼水点眼治疗1~3个月,因术后而致的24例干眼症则基本消失,术前12例伴有干眼症者缓解8例,4例缓解较差.结论 白内障术前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与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有密切关系,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诱发和加重干眼症的发生,配合玻璃酸钠眼水和复方右旋糖酐70滴眼液点眼能够有效治疗干眼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2%利多卡因滴眼表面麻醉下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3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应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滴眼表面麻醉后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治疗全程.结果 术中无不适感且配合良好76.67%,稍有疼痛感20.00%,疼痛较剧烈3.33%;术后1 h内出现磨擦不适感53.33%,1 h后出现轻度疼痛感26.67%,均未作特殊处理,术后1 d裂隙灯显微镜下复检均正常.结论 2%利多卡因滴眼表面麻醉行翼状胬肉切除术,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追踪观察单纯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的预后.方法 对86例(88眼)眼外伤患者进行眼眶轴位及部分病例冠状位CT扫描及眼位活动度和视功能检查.结果 86例(88眼)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其中伴有内直肌增粗22例,内直肌轻度嵌顿3例,视神经增粗6例6眼,筛窦积液38例39眼,眶内积气3例3眼,眼睑皮下积气6例6眼,8例8眼除显示眶内壁单纯骨折外,CT扫描无异常.对视力受损的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行伤侧颞浅动脉旁注射,并观察3~6个月,预后良好.结论 眼钝挫伤后及时进行眼眶 CT检查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9岁 ,学生 ,因双眼视物不清 3个月于 2 0 0 2年 6月 2 0日来院就诊。检查 :双眼远视力 0 .0 8,近视力 0 .15 ,共转性外斜视 15°,双眼交替性注视 ,屈光间质清 ,眼底视网膜正常 ,黄斑中心注视 ,反光好 ,TBC 1型中心视野结果 :无异常暗点 ,脑CT正常 ,给予 10 g·L-1阿托品眼液 ,每日滴眼 3次 ,7d后检影验光 ,双裸眼视力 0 .2 ,无屈光度。考虑弱视 ,应用多色光闪烁脉冲刺激增视仪治疗 ,每日 2次 ,同时配合近视乐眼液连续滴眼 ,7d后双眼视力 0 .5 ,继续治疗 15d ,视力增加到1.5 ,维持治疗 10d ,3个月后复查 ,视力仍为 1…  相似文献   
10.
90年采用玻璃体切割器手术切除先天性白内障8例,共14眼,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例,14只眼,男性6例,女性2例。其中两例伴有眼球震颤。年龄最小6岁,最大36岁。手术方法:术前1%阿括品充分扩瞳,2%利多卡因、0.5%布比卡因各5ml,加肾上腺素液3滴作球后及眼周麻醉,缝线开睑,在颞侧角巩缘作“—1”型球结膜瓣,外直肌作牵引缝线。在颞下方巩膜面距角巩缘3mm用“0”线预置马蹄型缝线。用巩膜穿刺刀(刃宽1.2mm)刺破球壁进入玻璃体腔,划破晶体囊膜,抽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