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0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各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肺外损害的特点、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采用明胶凝集法检测血MP-IgM,对MP-IgM>1:40确诊为MP感染的48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482例MP感染患儿中,223例(46.3%)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并发症,3岁以下的婴幼儿并发症发生率(19.2%)低于4岁以上患儿(51.5%).受累脏器中以消化、心血管、血液系统和皮肤多见,神经系统少见;累积两个以上器官的占28.7%.全部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抗生素治疗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疗程3~4周,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29.9%的患儿3个月MP-IgM滴度降至正常,52.3%于3~6个月降至正常.3个月内复发率为3.1%.结论: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脏器受累,及早确诊、规范治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肺外损害,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
蔺增榕 《临床医学工程》2013,(11):1359-1360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诊的73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差异及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统计病情反复例数.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病情反复率为18.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好,能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病情反复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科教学中PBL-TBL整合模式下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校2017级康复治疗学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TBL模式教学并分成4个亚组,在实习结束时通过教学成绩与学生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教学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TBL教学模式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团队合作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将此用于儿科教学中有利于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并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各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明胶凝集法检测血MP-IgM,对MP—IgM〉1:40确诊为MP感染的48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2例患儿中有154人(32.0%)有明确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接触史,其中年龄〈3岁78例(50.6%),2岁以下的婴幼儿64例中有51例(79.7%)其家庭成员或带养者中至少有一人肺炎支原体抗体呈现阳性,近2周内有临床症状的有42例(65.6%)。共有223例(46.3%)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并发症,3岁以下的婴幼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9.2%,4岁以上患儿为51.5%。受累脏器中以消化、心血管、血液系统和皮肤多见,神经系统少见;累积两个以上器官的占28.7%。全部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抗菌素治疗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疗程3—4周,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33%的患儿3个月MP—IgM滴度降至正常,52.3%于3—6个月降至正常。3个月内复发率为3.1%。结论MP感染易误诊,对于短期内病情易反复者应追问有无流行接触史,并及早进行MP-IgM检测以确诊。MP感染易出现肺外脏器受累,规范治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肺外损害,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医学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现代医学对于医疗卫生人员也提出了极高需求.所以如何培养一个符合现代医学要求医学人才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除了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精湛的技术之外,良好的医德、综合能力也是一个医学生所需要具有的.特别是综合能力方面,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解决方式为主的教育模式.在国际医疗教学领域中,西方国家的PBL教学模式处于领先的地位,而在我国的医学教育领域中PBL教学模式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网络式PBL教学平台是指为了让PBL教学模式顺利开展而建立的网上教学平台.本文将对医学教育网络式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希望为我国网络式PBL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锌硒宝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锌硒宝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患儿血清IgGI、gAI、gM、C3、C4含量的变化。方法收集1~7岁MP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锌硒宝、红霉素等治疗,对照组除锌硒宝外,余治疗同治疗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4周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3、C4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gGI、gA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gM、C3、C4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锌硒宝对MP患儿有明显提高免疫力作用,硒和红霉素对治疗MP可能存在协同功能。  相似文献   
7.
儿童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现状,为儿科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 对5所医院儿科3881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进行培养,采用API及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分离菌株,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将试验阳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100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菌541株(53.6%),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大肠埃希菌次之;革兰阳性(G~+)菌449株(44.5%),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假丝酵母菌属19株(1.9%);G~-菌对氨苄西林、第一代头孢类药耐药率最高(71.4%~88.2%).对亚胺培南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与AmpC酶分别为57.8%、54.8%与19.0%、10.5%;G~-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最高(95.8%~100.0%),对万古霉素敏感;MRS分离率0~9.0%.结论 儿童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为主;因儿科多选用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两大类抗菌药物,致使病原菌产生ESBLs较高、产AmpC酶菌也占一定比例;霞视痰培养及药敏检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联合PBL与CBL整合模式在儿科学规培生医患沟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规培生60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课堂授课方式学习医患沟通课程;实验组采用叙事医学联合PBL与CBL整合模式分析医患关系的经典案例并演绎;比较两组的课堂教学效果、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课堂教学效果、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员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叙事医学联合PBL与CBL整合模式可提高医患沟通技巧,为进一步探索医患沟通培养方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广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的流行特点和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广州地区7所医院就诊的4856例2d-14岁患儿分别进行多病原联合检测,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鼻咽拭子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静脉血液检查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结果CAP患儿主要以1岁以下的居多,且发病季节亦主要以秋冬为主;共培养分离1131株病原菌(23.29%),其中,革兰氏阴性菌63l株(55.79%),阳性菌500株(44.21%);检出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28.65%)、肺炎链球菌(25.29%)、大肠埃希氏菌(23.08%)、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l%);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达92.55%,而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高达98.40%;1岁以上患儿除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均高于l岁以下,其余均显著低于1岁以下(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肺炎链球菌感染逐年下降,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比较稳定,大肠埃希菌感染逐年增长。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等为广州地区儿童CAP的主要病原体,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以下患儿中感染率高于l岁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者共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作为主要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利巴韦林为主要治疗药物,对比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治愈时间以及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能够缩短患儿的腹泻时间,具有协同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