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肿瘤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中施行的意义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乳腺肿瘤中心收治的246例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肿瘤个案管理中建立乳腺癌重建患者爱汝交流沙龙,开展一系列乳房重建宣教活动,逐步形成独特的"爱汝文化"人文关怀体系,为患者提供全程个案管理模式。调查分析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身体意像、性调节、创伤后成长评分情况。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和创伤后成长、性调节和身体意像评分比较,随个案管理时间延长逐渐趋于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个案管理模式能满足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的身心灵觉和文化需求,提高了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整体康复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乳腺癌手术患者合理营养支持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运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表(PG-SGA)调查分析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期间就诊本院的13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营养状况。结果 138例乳腺癌患者中,手术后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乳腺癌营养不良患者的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的白蛋白、胆固醇、前白蛋白指标较手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乳腺癌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低,而胆固醇、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重建术患者术后前白蛋白较术前增高,而白细胞则比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表(PG-SGA)评估乳腺癌患者营养状况,与术前相比,乳腺癌患者手术后营养不良比例增加;三种术式中,改良根治术较乳房重建术、保乳术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较大;乳腺癌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术前、术后营养支持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3.
蔡歆  石柳 《护理学杂志》2020,35(16):95-96+113
目的总结复杂胸部肿瘤切除胸壁重建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与康复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复杂胸部肿瘤胸壁重建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皮瓣观察、疼痛管理等围术期护理。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出现胸腔积液3例,皮瓣危象、上肢淋巴水肿、自发性气胸、胸壁软化、心律失常各1例,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伤口I期愈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6d。结论胸壁重建是胸壁肿瘤尤其是复杂胸壁缺损的重要手术方法,围术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进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蔡歆 《当代护士》2017,(11):36-38
目的探讨11例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6月,对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行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转移修复术。术中均行胸壁广泛皮肤、胸大肌切除术,皮肤缺损面积最大者为20 cm×18 cm,根据Kiss皮瓣理念,在背阔肌表面设计两个皮瓣,然后切取背阔肌皮瓣,将两个皮瓣拼接后移位修复胸壁皮肤缺损,经过术前全面的评估与准备、营养支持,术后伤口护理、心理与康复指导及并发症的预防,11例皮瓣均愈合,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术后10例皮瓣一期愈合,1例皮瓣延期愈合,无皮瓣坏死发生。皮瓣外观良好,无臃肿及色素沉着。随访1个月~3年,平均1年7个月,无局部复发,全身转移2例。供区皮肤愈合良好,对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对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及营养干预,术后进行伤口护理、皮瓣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卢雯  罗萍  蔡歆  舒文献 《当代护士》2014,(7):118-119
总结了1例胸骨软骨巨大肿瘤患者术后行胸壁重建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包括术前评估患者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强巨大肿瘤部位的皮肤护理;术后加强对胸腔出血、心律失常、反常呼吸、疼痛观察及护理,并做好系统的功能训练。认为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促进了患者康复,该护理经验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留置鼻胃管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食管癌或胃癌术后常规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以排除胃内胃酸等分泌物的积聚,以利食管胃吻合口的生长愈合,有效的胃肠减压关系着患者手术的成效和疾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常规留置胃管后大部分采用3M胶布固定后用胶布固定于鼻翼,用医用纱带固定同侧面颊,虽然方便,但由于食管癌或胃癌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鼻胃管留置时间较长,会出现鼻翼及面颊皮脂腺分泌旺盛或出汗污染后,胶布不易更换;还会由于医用纱带固定过紧或反复摩擦,出现患者耳朵上缘皮肤破损和勒痕,给患者增加痛苦。我院ICU对鼻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健康促进行为、自我护理行为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对长沙市4所社区服务中心97例老年COPD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促进行为问卷和COPD病人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COPD病人的健康促进行为、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分别为(117.86±4.94)分、(89.07±1.51)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其自我护理行为与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r=0.497,P0.05)。[结论]长沙市社区老年COPD病人健康促进行为和自我护理行为有相关性,社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重视评估和增强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使病人能更好地执行健康促进行为,从而提高病人的健康促进行为和自我护理行为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符合JCI标准的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管理方法,以保证患者安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依据JCI评审标准,对保护性约束管理流程中的患者知情同意、评估和记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形成一套符合JCI评审标准的保护性约束管理方法。结果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管理实施后,护士保护性约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提高(均P0.01);护士保护性约束护理记录单记录合格率由2013年7月的57.22%上升到12月的93.01%;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输液外渗发生率、约束部位皮肤破损红肿发生率低于实施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JCI标准建立保护性约束管理流程,提高了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服务品质,有利于维护患者安全,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 病人欧阳安庚(住院号127929),男,54岁,因咽痛不适伴吞咽梗阻1月,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无效于2004年8月5日收入我院。诊断为下咽癌及颈段食管高分化鳞癌T3NIM0期。2004年8月15日全麻下行气管切开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双颈淋巴结清扫空肠代食管术,8月23日病人无意中拔出胃管,于8月26日腹部伤口下段裂开,在全麻下行腹壁伤口2期缝合及胃造瘘术,8月28日出现颈部上段吻合口瘘,经细菌培养依药敏试验使用敏感抗生素加上局部换药处理,伤口愈合。于9月28日带气管套管‘胃造瘘管出院。现将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何访月  蔡歆  谌永毅 《当代护士》2021,28(4):147-14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女性肿瘤的首位[1] .乳腺癌患者由于受外科手术创伤、放疗和化疗以及长期的情绪和饮食不佳的影响,往往是"能量负债"(energy debt)状态的高发人群[2] .研究表明进行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3] .本院于2019 年5 月20 日收治1 例乳腺癌综合治疗后钛网外露、胸壁溃疡欲行二次重建术的患者,对该患者进行了全程的营养干预后,患者术后预后良好,机体抵抗力与临床治疗耐受性也得到了提高.现将该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