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指病变在气管或大支气管的结核病变,今年来亦有包括支气管的趋势,因X线表现不明显及未受到临床医师及防痨医师的重视而至误诊或漏诊者颇多.现将我院收治的43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病人临床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和肺结核均属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患者易患肺结核,两病之间相互影响,致使病情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治疗失败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的影像学演变规律,为MDR-PTB影像学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大连市结核病医院治疗失败的MDR-PTB 患者56例,疗程中每3个月进行一次CT检查,观察56例MDR-PTB患者的肺CT征象的演变与转归表现。根据CT征象将病程演变分为3种类型:吸收-进展型21例(37.5%,21/56);吸收好转型20例(35.7%,20/56);间歇进展型15例(26.8%,15/56)。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第3、6、24个月的痰菌阴性率在吸收-进展型患者中占比为81.0%(17/21)、61.9%(13/21)、28.6%(6/21);吸收-好转型患者中为90.0%(18/20)、85.0%(17/20)、60.0%(12/20);间歇进展型患者中为40.0%(6/15)、26.7%(4/15)、20.0%(3/15)。三型患者第3、6、24个月痰菌阴性率比较,χ 2值分别为11.953、12.248、6.994, P值分别为0.003、0.002、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6例患者的肺CT征象:树芽征、磨玻璃状影、结节状影的检出率在治疗前分别为67.9%(38/56)、21.4%(12/56)和80.4%(45/56);在治疗后分别为8.9%(5/56)、1.8%(1/56)和60.7%(34/56),χ 2值分别为41.108、10.530、5.198, P值分别为0.000、0.001、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气管聚拢迂曲、肺纤维化、毁损肺、支气管扩张治疗,治疗前分别为21.4%(12/56)、5.4%(3/56)、5.4%(3/56)和8.9%(5/56);治疗后分别为41.1%(23/56)、17.9%(10/56)、23.2%(13/56)和37.5%(21/56),χ 2值分别为5.029、4.264、7.292、12.823, P值分别为0.025、0.039、0.007、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在固有病变中,空洞(37.8%,108/286)、结节状病灶(25.9%,74/286)、肺实变(16.4%,47/286)和树芽征(10.8%,31/286)多见;而在新增病变中树芽征(46.9%,23/49)和结节状病灶(40.8%,20/49)多见。新增树芽征与无新增树芽征患者中“干酪性肺实变伴空洞”的检出率分别为47.4%(9/19)和18.9%(7/37),χ 2=4.979 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CT征象连续观察,可对治疗失败进行预测,从而提示临床及时调整化疗方案,以减少不可逆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耐多药结核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间大连市(市内四区)结核病医院所有同时有痰结核菌涂片及培养结果的患者954例的临床资料。利用临床相关因素比较及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统计耐药结核(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XDR-TB)的发生情况,致MDR和XDR的高危因素。结果初治者中耐多药肺结核MDR为4.69%,广泛耐多药肺结核XDR为0.88%。复治者中MDR为26.57%,XDR为6.27%。导致MDR/XDR的危险因素包括治疗方案不完整,剂量不足,应用喹诺酮或注射剂,依从性,糖尿病。结论治疗不规范,糖尿病是导致耐多药结核发生的重要因素,耐药机制复杂,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在抗结核治疗中造成药物性肝炎及其严重损害程度。方法:收集2000~2009年于我院规律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患者982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3296例肺结核病患者中982例发生肝功能损害,总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29.8%;982例肝功能异常者中,轻度598例,占60.9%;中度342例,占34.8%;重度42例,占4.3%。结论: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等是常见的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不当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出现ALT升高、黄疸,严重者可出现肝衰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 ,耐药肺结核成为结核病控制的关键 ,耐药结核病中多耐药结核病是治疗费用多、治愈率最低、死亡率高、影响结核病控制最大的特殊类型结核病 ,由于MDR- TB的流行 ,结核病有可能再次成为不治之症 [1 ] 。我们对本院收治的 36例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抽取 1 997~ 1 999年本院收治复治肺结核患者中痰菌阳性并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证实 ,至少耐一种抗结核药物者 36例 ,其中男 31例 ,女 5例 ,年龄 1 9~ 79岁 ,平均 61 .2岁。1 .2 方法 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绝对…  相似文献   
7.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骨折,明显移位的骨折 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我们对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的肱骨近 端骨折的临床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其适应证、手术效果 进行探讨. 老年肺结核增多已成为结核病流行的一个特征,为提高老 年肺结核病人的诊断率和治愈率,现对我院1998.2-2000.2年 收治的256例老年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近期疗效进行回 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含环丝氨酸(Cs)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全国11家单位纳入全球基金第五轮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符合选例标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即:6PZA-Am(Cm)-Lfx(Mfx)-Pto-Cs/18PZA-Lfx(Mfx)-Pto-Cs;替代方案:PAS替代Pto,Cm替代Am,Mfx替代Lfx(PZA:吡嗪酰胺;Am:阿米卡星;Cm:卷曲霉素;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Pto:丙硫异烟胺;Cs:环丝氨酸;PAS:对氨基水杨酸钠)。收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严重程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处理方法及预后,并判定其与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23例研究对象中有316例(50.7%)发生至少一种药物不良反应,36例(5.8%)患者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停服药物或者更改治疗方案。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高尿酸血症(22.8%,142/623)和肝功能异常(18.8%,117/623);出现与Cs很可能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症状者有27例(4.3%),发生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2,6)个月,对患者进行停用Cs或心理辅导等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应用含Cs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症状与Cs有关,在对患者使用含Cs方案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其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经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初治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方面都有明显作用,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可以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在我国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核病患病率呈直线上升[1],老年肺结核已成为主要的传染源[2].老年肺结核在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老年患者体质差,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严重影响抗结核治疗的正常进行.现对29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