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总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胆漏或狭窄。发生率在剖腹术为0.296~0.396和腹腔镜手术的0.596~0.896。血管损伤是另一手术并发症。常见为肝动脉右支断裂,但不常引起严重后果,其发生率为796(尸解资料),在胆管损伤者其发生率可高达12%~19%,它可引起肝坏死或肝脓疡,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一种应用气囊导管阻断肝静脉进行肝叶切除的新技术,并将此法与其它切肝方法进行了临床比较。技术:1.置气囊:在术中超声引导下,用18 F针经肝刺入肝静脉主支,置入引导钢丝,将8 F 套管导入肝静脉。拔去钢丝,换用7 F Fogarty 气囊导管,置入肝一腔静脉交界处,然后退出套管。2.切肝法:先以 Pringle's 法或半肝血管阻断法(Makuuchi 法)在肝门处阻断进肝血流。再在气囊中注入生理盐水,以阻断血液从腔静脉返流至肝静脉。作肝右后叶切除或滑右肝静脉作右前叶切除时,宜阻断 Glisson's 鞘右支和右肝静脉;而沿中肝静脉作肝右前叶切除时,应以 Pringle's 法阻断全部进肝血流,并阻断中肝静脉,因为肝右前叶和肝左内叶的血流均注入中肝静脉。  相似文献   
4.
位于染色体 17P的细胞野生型 p53是一抑癌基因 ,它调节 DNA修复和合成 ,以及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细胞周期。一旦发生突变 ,即引起肿瘤演变。许多国家已研究了突变型 p53基因过度表达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 ,但其结果不一 ,在进展期肝细胞癌才见 p53基因的结构上异常。以往已建立了许多预测肝细胞癌切除后结局的指标 ,如血管浸润、无肿瘤包膜、肿瘤大小和组织学以及分化程变、乙肝、肝硬化以及切缘情况等。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肝细胞癌的 p53蛋白过度表达情况 ,并与其临床、病理变数以及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取我国台湾省…  相似文献   
5.
DNA损伤后细胞周期停止 ,部分是由于 p53抑癌基因在转录水平上激活 P2 1WAF1的结果 ,可见 P2 1WAF1和 p53基因在维持放疗或化疗损伤 DNA后控制细胞周期是重要的因素。作者观察 P2 1WAF1和 p53在决定胰腺癌病人接受放疗或 (和 )化疗后结局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90例胰腺癌标本的P2 1WAF1和 p53蛋白的表达 ,其中 4 4例行手术切除 ,9例为局部不能切除肿瘤 ,37例为远处转移。 73%病人行切除手术者和 6 3%例病人未行肿瘤切除者均接受了放疗和 (或 )化疗。结果  (一 )一般统计  90例胰腺癌的平均年龄为 6 3± 1岁 ,男 4 8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型四肢淋巴水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8例难治性,巨型象皮肿病人,根据年龄,体质以及病变情况,分别采用病变组织切除植皮,皮瓣下病变组织切除以及梭形病变组织除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结果 畸形,巨大的患肢明显缩小,肢体功能改善,效果显著。随访6-26个月,疗效稳定。结论 切除病变组织治疗重型四肢淋巴水肿,疗效确切。手术方式依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术后患肢坚持使用弹力绷带是巩固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增生性疤痕 (hypertropic scar,HS)是一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 ,初步研究发现干扰素 (IFN)可改善其临床表现 ,本研究在于 :(1)比较 HS和不发生 HS(指正常疤痕 )的伤口中的细胞密度 ;(2 )观察正常疤痕和 HS中的成肌纤维细胞和细胞凋亡 ;(3)确定 IFN-α2 b能否诱发细胞凋亡。取加拿大 Alberta大学烧伤科病人进行研究 ,第 1组 6例烧伤病人 ,前瞻性取伤口肉芽组织、正常皮肤、烧伤后 HS组织和正常疤痕 (已愈合的取皮伤口处 )作活检。第 2组 9例病人 ,其 HS面积超全身总体表面积的 5 % ,采用全身性 IFN- α2 b治疗 ,所用剂量第 1周为每日 1…  相似文献   
8.
9.
10.
自 1973年 Opelz首先描述输注同种血液可以改善同种移植肾的生存 ,因其有免疫调节作用 ,但癌肿复发和术后感染率增加是输血的两大不良反应。在红细胞长期库存时积聚很多生物活性物质 ,诸如细胞因子、组胺和促炎症类脂。创伤病人早期输血后 ,在创伤后12小时同中性粒细胞已为过氧化物和弹性蛋白酶的释放处于抗原性致敏状态。在 2 4小时后 ,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抑多天。血液长期库存后 (2周以上 ) ,红细胞使上述物质积累在血浆中 ,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系统。这一作用自血液贮存2周后开始 ,至 4 2天达高峰。为了观察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