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20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1月~2003年2月手术治疗5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随访10d,1、3个月、1年和2年,记录患者神经功能和残留症状。[结果]术前82.1%的患者有下肢麻木,术后10d,1、3个月、1年和2年分别有43.6%、39.I%、36.6%、35.3%和35.7%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与病程、术前JOA评分和椎管狭窄类型有关,与年龄和神经根直径无关。[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1个月内下肢麻木恢复最快,术后1年和2年下肢麻木发生率为35.3%和35.7%,推测神经组织的潜在恢复能力影响下肢麻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吉林地区儿童血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卫华  冯惠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326-3326
科学研究发现,铅进人人体内可损害骨髓造血系统,使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引起末梢神经炎。干扰神经功能,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造成行为、意识及神经效应改变,引起运动、感觉异常,闪电样疼痛,进而发展到感觉减退和肢体无力,甚至造成周围神经麻痹;损害消化系统,引起肝肿大、食欲下降等。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童对铅的毒害作用非常敏感,血铅在极低水平就能引起维生素D3的代谢障碍,修胃肠道中钙和磷的吸收减少,肾脏排钙增加,而骨组织的钙却下降,产生一系列缺钙的症状。其次,铅可以抢占钙离子的靶位点,从而干扰钙离子的正常代谢活动。最终使骨组织钙化过程减弱,骨细胞代偿性增生,  相似文献   
3.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8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先天性新生儿疾患,是由于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致[1].患儿出生不久便出现患眼持续溢泪,感染时可伴有脓性分泌物反流.初诊时,常给予抗生素眼液,局部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等方法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我院自2002年3月在表面麻醉(表麻)下施行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间221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27%.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间221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27%,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肝移植相关方法。结果:22例肝移植患者除1例晚期肝癌于术后15个月死于肝外转移外,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和规范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 提取胎龄16 ~ 18 d的孕大鼠皮层组织,消化、离心后培养,鉴定神经元细胞纯度90%以上.实验共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H2O2)处理组(300 μmol/L刺激0.5、2、6及12 h),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刺激前预防性应用500 μmol/L保护30 min,分组同H2O2处理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比率,免疫印迹及免疫沉淀检测凋亡关键蛋白的活性及蛋白间的关系.结果 相比依达拉奉预处理组,H2O2处理组相同时间点的线粒体明显呈水泡样肿胀变及空泡样变.H2O2处理组刺激后0.5、2、6及12h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14.40%±1.23%、45.50%±2.81%、56.40%±3.53%、62.50%±4.2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F=274.8,P<0.01).依达拉奉预处理组相应时间点的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0.90%±0.07%、1.10%±0.08%、3.50%±1.90%、12.60%±1.10%;与H2 02处理组比较明显降低(F=362.7,P<0.01).刺激0.5h后,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p-JNK)、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线粒体膜上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开始明显升高,直至12 h时达到顶峰;与此同时,细胞质中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关联死亡蛋白(BAD)、磷酸化BAD、BAX和14-3-3水平表现为持续性降低,而这些改变在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均被抑制.结论 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抑制JNK的活性、抑制BAD与14-3-3分离及抑制BAX选择性地由细胞质向线粒体移位来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