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在上腹部手术自控镇痛中的平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三组:F组用芬太尼0.6mg 氟哌利多5mg,100mL·48h-1,L组用氯诺昔康48mg 氟哌利多5mg,100mL·48h-1,M组用氯诺昔康32mg 芬太尼0.2mg 氟哌利多5mg,100mL·48h-1.手术结束后,给予负荷剂量8mL,接镇痛泵由患者行PCIA.记录三组患者在1,4,8,16,24及48h等时间点的镇痛(VAS)、镇静(OA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F组的基本无痛率(65%)优于L组(55%)与M组(60%),但总的优良率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组尿潴留、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L组与M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镇痛效果明显,与芬太尼合用于上腹部手术的PCIA镇痛,可减少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兔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成年兔(3~4周龄),体质量3.5~4.5 kg,随机分为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肝缺血再灌注+NAC组(IR+NAC组),于门静脉阻断前(T0)、门静脉开放即刻(T1)、开放后2 h(T2)、5 h(T3)和7 h(T4)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TUNEL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与T0比较,2组T1、T2、T3、T4各时间点ALT、AST及MDA显著升高、SOD显著降低;与IR组比较,IR+NAC组T1、T2、T3、T4各时间点ALT、AST及MDA明显下降而SOD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损伤改善;与IR组比较,IR+NAC组在再灌注后5 h、7 h,凋亡细胞减少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NAC对家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NAC清除氧自由基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时血液动力学、氧代谢的变化,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组Ⅰ为单纯AHH组,组Ⅱ为AHH联合应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CH)组.组Ⅰ手术开始后在30 min内输入菲克雪浓15 mL/kg,CVP控制在16 cmH2O以内.组Ⅱ手术开始30 min内输注菲克雪浓15 mL/kg,同时以MAP基础值的70%为目标行CH.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基础值,T0),AHH或AHH联合CH后30 min(T1),60 min(T2)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同时采集中心静脉血,股动脉血测定血气及动脉血乳酸浓度(LAC),计算氧供(DO2),氧耗(VO2)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 AHH后,两组Hb、Hct在均明显下降(P<0.01).组ⅠMAP、CVP明显升高(P<0.01),组ⅡMAP、CVP无明显变化(P>0.05).与T0比较,两组在T1、T2的DO2、VO2、LAC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HH联合硝酸甘油CH,循环负荷增加少,CVP升高不明显,不易出现心力衰竭及肺水肿,能较好维持机体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相对稳定,相对单纯AHH,临床应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芬太尼透皮贴剂在三阶梯癌痛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在三阶梯癌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使用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方法:选取50例伴严重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照WHO三阶梯癌痛治疗原则,经一、二阶梯用药一周后,仍有中度疼痛残余甚或疼痛加剧者,加用多瑞吉止痛。记录使用多瑞吉前后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和用药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多瑞吉使用后疼痛完全缓解29例(58%),部分缓解20例(40%),轻度缓解1例(2%);不良反应有嗜睡、便秘、头晕等,无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多瑞吉在三阶梯癌痛治疗应用中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副作用少,能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手术后苏醒期的临床效应.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术后转入麻醉苏醒室,10 min后右美托咪定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4 mg· kg-1,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入苏醒室时(T1),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生理盐水)5 min (T2)、30 min(T3)、拔管前(T4)、拔管后(T5)及离室(T6)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2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拔管后躁动发生情况、苏醒室停留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入室后各时点的HR、MAP、RR及SpO2较对照组更为平稳(均P<0.05);右美托咪啶组拔管前后躁动评分(RS)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RSS)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有3例术后渗血、渗液较多,经后鼻孔填塞2d后正常;2组均无误吸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预防OSAS手术患者的术后躁动,提高患者拔管期的苏醒质量,有利于保障患者拔管期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后呼吸动力学变化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30例,根据是否应用单肺通气分成两组:小切口组(n=15)和传统二尖瓣置换术组(n=15).在围术期用BICORE CP100呼吸功能监测仪监测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功等呼吸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胸肺顺应性术后均出现降低,小切口组于术后2h、4h较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术后6h基本恢复至诱导后水平;而传统组术后2h较诱导后明显下降(P<0.05),术后6h基本恢复.两组的气道阻力术后均出现增加,小切口组于术后4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然后逐渐下降;传统组于术后2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术后6h基本恢复.两组的呼吸功均于术后2h明显增加(P<0.05),至术后6h后基本恢复.两组间呼吸动力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时间相同.结论 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对术后呼吸动力学的改变相似,因此术后早期拔管也应谨慎.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15岁,体重50 kg,因右中耳炎拟在全麻下行乳突根治术.无晕厥史和猝死家族史.术前心电图(ECG)示: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胸部X光片、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背驼式原位肝移植术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电解质、酸碱度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和相应的麻醉处理。方法 背驼式原位肝移植病人14例,ASAⅡ~Ⅴ级,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术前凝血功能障碍者则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静脉给予眯唑安定、芬太尼、依托眯酯及阿曲库铵诱导,术中异氟醚吸入及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铵及硬胰外输注罗哌卡因维持麻醉。分别监测术前(T0)、无肝前期(T1)、无肝期30min(T2)、新肝期即刻(T3)及新肝期30min(T4)5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压(PCWP)、凝血功能及血气和生化功能指标。并观察记录术中的尿量和出入量。根据背驼式原位肝移植各期的不同特点,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治疗。结果 T2的HR与T0相比有较明显的增快,而在T3时点则明显降低;T2、T3时点MAP与T0时点相比则有显著降低,尤以T3最为显著(P〈0.01)。T2和T3的CVP、PAP及PCWP与T0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从T0至T3时点血小板计数(PLT)呈现进行性减少,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则有进行延长的趋势(P〈0.01),直至T4时点又分别出现PLT回升而PT、APTT及TT则又缩短的趋势。T3的血钾和T0相比有明显的增高,而T3的血钙则出现明显的降低,T3时点的PH值和BE值与T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 及时、积极、具有针对性的临床处理措施是维持背驼式原位肝移植病人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以及改善其凝血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氟比洛芬酯用于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5例。各组患者于注射丙泊酚前均在前臂用止血带人为阻断血流2min后分别静推利多卡因40mg(A组)、甲氧氯普胺10mg(B组)、氟比洛芬酯50mg(C组)、生理盐水5mL(D组),注射完毕1min后松开止血带,静推丙泊酚注射液行麻醉诱导,观察每组疼痛发生率,并根据Ambesh法评分。结果A、B、C组的注射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并减轻疼痛程度,与利多卡因、甲氧氯普胺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时阿曲库铵不同注药速度对组胺释放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10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5例.四组病人麻醉诱导用药剂量及注药速度均相同,阿曲库铵用药量0.6 mg/kg(A组注药时间为5 s、B组为10 s、C组为20 s、D组为30 s).四组病人于诱导前、静注肌松药后1、3、5、7、10 min抽血检测血浆组胺浓度,监测并记录相应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根据临床表现对病人过敏反应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静注阿曲库铵后,A组病人血浆组胺浓度显著升高,明显高于诱导前及其它三组(P<0.05),心率增快和血压下降变化显著,发生类过敏反应的人数多且程度较重.随着注药速度的减慢,B、C组血浆组胺浓度逐渐降低,至D组与诱导前已无明显差别(P>0.05),心率和血压亦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曲库胺组胺释放效应与注药速度成明显正相关,减慢注药速度,可减少(类)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