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传统跨伤椎和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1例,根据固定节段不同,全部病例可分为跨伤椎固定组和经伤椎固定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自身成角。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跨伤椎固定组与经伤椎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19、0.08);术后早期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自身成角方面,经伤椎固定组明显优于跨伤椎固定组(P值分别为0.02、0.03);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自身成角方面,经伤椎固定组明显优于跨伤椎固定组(P值分别为0.001、0.02)。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可显著提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复位效果,增加固定节段的稳定性,减少复位丢失、后凸畸形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PW-DTI)所测二尖瓣环收缩期平均位移峰值速度(Sa)作为评价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组33例和未行PCI组19例,PCI组于PCI术前5 d及术后5 d、3个月、6个月随访,非PCI组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随访;均行PW-DTI及常规超声检查,观察Sa的变化情况。PCI组据射血分数(EF)分成两个亚组:EF≥50%亚组和EF 30%~50%亚组;亚组间进行术前、术后比较;分别分析不同心脏功能患者Sa的变化情况。结果6个月后,PCI组平均Sa明显增高(P<0.001)。平均Sa与EF存在相关性(术前r=0.705,术后r=0.770,均P<0.0001)。结论Sa可作为评价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东省顺德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流行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2月对顺德区13所医疗卫生监控学校的13247 名中小学生进行特发性脊柱侧凸普查。结果 检出特发性脊柱侧凸94例(患病率0.71%),其中男27例、女67例,男性患病率显著低于女性(0.37% vs 1.11%,P<0.01)。初中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小学组和高中组(χ2分别为13.58、16.97,P值均<0.01),但小学组与高中组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1,P>0.05)。结论 顺德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病率为0.71%,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初中组变化尤为明显,应重点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Lisfranc损伤微型钢板固定与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60例Lisfranc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型钢板固定组(研究组,n=30)和螺钉固定组(对照组,n=30)。观察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足功能评分(Maryland)]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足功能恢复优良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固定相对于螺钉固定对改善Lisfranc损伤患者足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帮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5.
6.
<正>2008年2月~2016年10月,我们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顺行与逆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41例青少年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10~16岁。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顺行克氏针固定20例和逆行克氏针固定2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4 d。1. 2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或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1)顺行固定:选用1. 5~2 mm的克氏针,在骨折端内侧3~4 cm处做1 cm横切口,在骨折内端开口、顺行进针。另切开骨折部位,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不同时期骨性关节炎(OA)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临床相关性。方法取35只日本兔制作兔右膝OA模型,左膝为对照组行假手术;于术后第3、7、14、28、42、56及84天各处死5只动物,免疫组化检测LIF在关节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另取32例OA患者自愿捐赠的73具关节病变组织标本,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分别检测不同病变阶段OA组织中LIF mRNA的表达和含量。结果LIF在正常关节组织中少量表达;OA关节软骨、滑膜均见LIF表达,实验性OA术后28d为LIF表达高峰期。人中度OA软骨下骨中LIF mRNA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软骨和滑膜。重度OA软骨中LIF mRNA表达量最高,软骨下骨最低。结论LIF在兔及人关节组织中的表达呈一定时间及空间分布规律;在OA早中期,LIF可能对软骨下骨病变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后路椎问盘镜微创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 方法 总结分析开展MED治疗的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资料,早期于术后5.5个月、中期于术后66个月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分优、良、可、差4级,比较全部病例的早期及中期随访时的疗效优良率.结果 早期随访疗效:优21例,良14例(优良率94.6%);中期随访疗效:优18例,良15例(优良率89.2%). 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早、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孔金属钽棒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采用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重建钽棒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1例(26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Harri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有2髋在术后随访14个月时发生股骨头坏死塌陷,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6.2%。结论:髓芯减压联合重建钽棒内固定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经皮闭合缝合与开放缝合用于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珠海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分组研究,以缝合方式差异将其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行经皮闭合缝合,对照组行开放缝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短,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8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2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应用经皮闭合缝合与开放缝合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闭合缝合手术时间相对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更少,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