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体表良性肿块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对28例患者35枚体表良性肿块实施微创旋切术,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超声动态显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全过程,术中皮肤切口0.25~0.40cm,仅1例患者出现切口下小血肿;术后显示35枚肿块均一次完整切除,并获得明确病理诊断.随访3~12个月,均未见明显瘢痕,超声检查均未见肿块回声.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体表良性肿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出血少、易操作、并发症少及术后美观的优点,是对传统开放手术方式的良好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rn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往切除乳腺良性病变中的应州价值。方法86例乳腺肿瘤患者,115个乳腺肿块,经超声或X线钼靶检查,结合临床初步诊断为良性病变,在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同时行病理检查。结果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均被完全切除,每个肿块手术时间(20±10)min,平均旋切次数15次,皮肤切口0.25~0.4cm。1例出现切口下血肿,2个月后完全吸收,5例出现皮下淤血癍,术见感染.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乳腺良性病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乳房表面不留疤痕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乳腺病变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多发肿块进行微创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乳腺多发肿块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多发肿块切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56个乳腺肿块经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良性,其中纤维腺瘤或乳腺腺病伴腺瘤形成224个,乳腺腺病16个,乳腺囊肿13个,导管内乳头状瘤3个.本组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出血2例及术后血肿3例,发生率为8.9% (5/56).56例患者均获临床和超声随访3~32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异常,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满意,未见复发及恶性病变发生.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多发病灶效果好,微创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一种糖尿病小鼠经门静脉到肝内胰岛移植的方法并进行移植前后的血糖、口服糖耐量、免疫组化等评价。方法 采用Balb/c小鼠,将分离纯化的小鼠胰岛培养6 h后,用自制的移植工具进行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肝门静脉插管和输注胰岛,移植胰岛量为(320±30)IEQ,对移植前后的小鼠血糖进行测定,在移植后第10天进行糖耐量试验,并取受体小鼠肝脏,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胰岛细胞团在肝内的存活情况。结果受体小鼠胰岛移植后血糖均能长期维持正常,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小鼠无统计学差异(P =0.81),组织学结果显示胰岛细胞在小鼠肝内存活良好。结论 采用本方法可建立小鼠胰岛经门静脉移植到肝内的模型,为下一步进行胰岛移植相关药物筛选及免疫学等方面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一种国产胶原酶在小鼠胰岛分离中的分离效果,探索该胶原酶在胰岛分离中应用的 可行性。方法 将国产胶原酶分别配成不同浓度的胶原酶溶液和含中性蛋白酶的胶原酶的溶液,经胰管逆行灌注胶原酶的方法进行小鼠胰岛分离,采用Ficoll液对胰岛进行纯化,计数所得的胰岛细胞团,培养 6 h后检测活性,对最佳分离结果的胰岛做同系糖尿病小鼠的肾被膜下移植,监测术后血糖和进行组织学 检查,以进口Sigma胶原酶V为对照。结果 国产胶原酶在小鼠胰腺消化时间、所得胰岛数量和活性效果 上跟进口胶原酶V有一定差距(P<0.01),但含中性蛋白酶的国产胶原酶组在小鼠胰岛分离数量和当量上 与进口胶原酶组无差异(P>0.05),分离的胰岛在体内移植后降血糖效果与进口胶原酶组无差异(P>0.05)。 结论 国产胶原酶结合中性蛋白酶可用于小鼠胰岛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一种经脾实质内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方法并对移植前后小鼠的血糖、口服糖耐量和组织学进行评价。方法将分离纯化的Balb/c小鼠胰岛培养6 h后,用自制的移植工具进行同种糖尿病小鼠的脾实质内胰岛输注,移植当量为(500±30)IEQ。对移植前后的小鼠血糖进行测定,并在移植后第10天进行糖耐量试验;取受体小鼠脾脏,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胰岛细胞团在脾内的存活情况。结果受体小鼠移植胰岛后均能维持正常血糖时间达1个月以上,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小鼠统计学无差异(P=0.69),组织学结果显示胰岛细胞团在小鼠脾实质内存活良好,胰岛有功能,但结构略有松散。结论本研究探索了胰岛在脾实质内移植后的特点,为研究脾实质作为胰岛移植的位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超声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煊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2):255-257
目的总结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超声诊断特点,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本院2001年至2009年收治的9例PMP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超声检查PMP简单易行,无创伤且诊断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rhbFGF)基因导入胰岛细胞团后经肾被膜下移植,对移植物微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 采用携带rhbFGF-flag-G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培养的胰岛细胞团,再移植至同系糖尿病小鼠的肾被膜下,术后30 d内观察糖尿病治疗情况,通过术后14 d糖耐量试验和HE、免疫组化等观察胰岛功能和移植物的微血管重建结果。结果 感染复数(MOI)为100的rhbFGF基因转染后胰岛与未处理的胰岛在体外培养60 h后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75);移植200 IEQ转基因胰岛至体内14 d后,胰岛功能良好,微血管重建增加,优于单独400 IEQ胰岛移植组。结论 rhbFGF基因导入胰岛移植有助于提高胰岛的功能,促进移植物微血管重建,并可减少胰岛移植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资料。结果超声、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3%、77.3%和90.7%。结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简便、价廉,诊断准确率较高,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主要检测手段,若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