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成人先天性膈疝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间歇性上腹部隐痛及胸闷,无咳嗽、发热及胸痛等症状,无外伤史,否认传染病及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发育正常,四肢无畸形,胸廓对称。听诊: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心脏各瓣膜区无杂音。大、小便及血常规检查正常。图1、2左侧肺野见大片阴影,密度不均匀,其中有多个小蜂窝状低密度区,形态不规则,左心缘及左肺面被掩盖,上缘呈反抛物线形,左侧膈面显示不清X线检查:透视左下肺野见大片阴影,密度不均匀,其中有多个蜂窝状低密度区,形态不规则,左心缘、左膈面被掩盖,上缘呈反抛物线形,卧、立位病灶形态无变化,…  相似文献   
2.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CTGA)属严重紫绀畸形的一组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 ,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已日趋明显。本例患儿合并有房间隔缺损 (ASD)及动脉导管未闭 (PDA) ,结合文献分析 ,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 1 病历 患儿男性 ,胎龄 38周 ,生后 1 0min即出现皮肤青紫 ,口周发绀 ,双肺呼吸音粗 ,心脏杂音复杂 ,心率 1 60次 /min,哭闹时症状加重 ,出现呼吸困难、三凹症 ,经治疗紫绀无明显改善 ,抢救无效死亡。血气分析示 :PCO2 4 5 8mmHg,PO2 2 9mmHg,pH6 886。多普勒超声 :肺动脉瓣回声增强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X线、CT表现及分类,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肾移植患者并取具有代表性的27例,其中26例摄有胸部X线平片;单纯CT扫描1例;8例同时行胸部X线及CT检查。结果:粟粒型肺结核表现16例,其中4例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X线、CT示双肺野广泛分布细小结节状的密度增高影,分布较均匀,密度及大小不均匀,3例病人CT显示双下肺内病灶有部分融合;霉菌性肺炎4例;表现为小结节状、斑片状及棉团状度增高影并有部分融合为特征,1例并发有少量胸腔积液;巨细胞病毒、绿脓杆菌及其它病菌感染7例;主要表现为大片状及斑片状融合实变影并不按肺叶、肺段分布。结论:X线及CT检查是诊断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方法,影像学上部分有其特征性且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 2 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 :本组 2 4例中 2例肺野可显示网格及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 ,2 1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 ,1例仅表现肺纹理增强。其中 16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本组合并肺出血 6例 ,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 5例 ,并发气胸 1例。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胸部照片显示肺野透光度减低、“白肺”及空气支气管征 ,结合临床 ,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反复频发抽搐15年,加重1天入院。症状发作无明显规律性,每次持续10余分钟,伴牙关紧闭。否认颈部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及家族遗传史。图1、2头部CT平扫:双侧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基底节区、小脑齿状核区见条片状高密度钙化灶,大小不等,边缘不规则,呈对称性分布体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四肢无畸形。双手闭目平伸震颤。实验室检查:血钙2.0mmol/L,血磷1.0μmol/L,尿钙0.52mmol/24h,尿磷11mmol/24h,ALP正常。头颅平片:颅盖骨板增厚,额、顶骨可见散在斑片状骨质硬化,边缘清晰,蝶鞍变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冲灌肠整复仪进行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提高急性肠套叠的诊疗水平。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气压选择在8-14Kpa之间,经肛门插入Foley氏管至直肠内3cm-5cm并连接遥控脉冲灌肠整复仪,当肠管充气并确诊有肠套叠后行脉冲气压整复。结果:42例患者中,回一结型21例(50%);结—结型15例(34%),其中9例位于结肠肝曲,6例位于结肠脾曲;3例未见明显套叠征象(8%);3例病人因套叠时间和套叠段长度过长未能复位成功,成功率约94%。结论:计算机控制脉冲气灌肠能减轻套叠部位的痉挛与水肿,明显提高了肠套叠的诊断和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nyangmycin Lipiodol Emulsion PL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17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注入PLE;17例行25次动脉栓塞,其中8例分别做了2次栓塞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并行靶血管栓塞,术后随访3-9个月,瘤体平均缩小44%,有效率100%,2例患者术后4月B超复查瘤体基本消失,10例术后1月后月经恢复正常,3例绝经期年龄患者术后2月闭经,2例患者术后2月贫血及压迫症状明显改善。结论:PL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近期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安全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