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经皮肾穿刺活检(简称肾穿刺),它能提供各种类型、各个病期的新鲜肾组织,使开展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等现代检查成为可能,其成功与否与临床诊治密切相关,而科学的护理与并发症的发生的相关性已成为日益不可忽视的问题。1资料与方法资料分析:我科自1991~1996年共观察25例肾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紫癜肾炎属于过敏性紫癜的继发病变,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lO岁以下儿童多见。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外界细菌、病毒、海鲜、药物等,都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从而损害人体健康。这些致病因素产生的抗原与体内的抗体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最易沉积于肾小球,从而启动肾脏的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血小板参数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测定,了解不同临床表现的紫癜患儿有无差异,为早期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评价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过敏性紫癜患儿按不同临床表现分为关节型、腹型、混合型、肾型4组,采用细胞分析仪测定每组患儿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4组患儿化验结果.结果 肾型过敏性紫癜患儿MPV最高,较关节型、腹型、混合型3组有明显差异(P<0.05),腹型与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皮肤型和肾型2组(P<0.05),肾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CD+3、CD+4比例较关节型、腹型、混合型3组明显增高(P<0.05).MPV与CD+4正相关(r=0.131,P=0.019).结论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MPV增高,同时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治疗中应注意抗凝及调节免疫处理,同时应注意感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当患儿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压积异常升高时应注意出现腹部症状可能.  相似文献   
4.
注射盐酸柔红霉素渗漏的处理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注射盐酸柔红霉素是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盐酸柔红霉素属于发疱性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由于血管条件或操作等多种因素影响,化疗时会发生渗漏(其外周静脉外渗发生率是0.6%~6%[1]),一旦发生渗漏治疗不及时极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损伤肌腱和关节,造成肢体功能障碍[2]。因此,做好静脉注射盐酸柔红霉素后渗漏的预防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层流床在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化疗的白血病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患儿化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均相同,观察组化疗期间使用层流床,对照组住院普通病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流床用于白血病患儿化疗方便、经济且可有效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7.
崔兰英  董万霞  魏素芳  李坤芬  刘淑荣 《护理研究》2010,24(6):1455-1455,1458
[目的]探讨层流床在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化疗的白血病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患儿化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均相同,观察组化疗期间使用层流床,对照组住院普通病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流床用于白血病患儿化疗方便、经济且可有效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易感因素与防护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95例,对患儿性别以及发病时年龄、发病月份、诱因及复发次数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结果:过敏性紫癜3~13岁多见,上呼吸道感染、饮食不当是其主要诱发因素,农村多于城镇。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易感因素加强防护,能预防和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对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自血病(ALL)的诱导缓解及维持长期无病生存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L—ASP需要通过耗竭机体血液循环中的门冬酰胺(asparagines,ASN)来发挥其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故ASN的耗竭可能会使某些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细胞受损,导致各种毒副作用产生,甚至造成化疗相关死亡。为减少L—ASP毒副反应的发生,细心周到的护理,尤为重要。2009年1—12月我科共为20例ALL患儿应用L—ASP,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