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院 1997~ 2 0 0 2年诊治青春期型乳腺纤维腺瘤[1 ] 2 2例的高频超声及 CDFI进行回顾 ,并与病理作对照分析 ,以探讨其高频超声和 CDFI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2 2例均为女性 ,年龄 11~ 14岁 ,平均年龄12 .5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前超声检查 ,术后病理证实 ,最长病史 0 .5 a。双乳发病 13例 ,单乳发病 5例 ,乳腺红肿、发亮 6例 ,月经来潮不足 0 .5 a的 15例 ,未来潮者 7例 ,外院误诊为乳腺癌 2例 ,误诊为乳腺炎 6例。1.2 方法 所用仪器为 Acuson- 12 8xp/ 4型彩色电脑声像仪 ,探头频率 7.0 MHz…  相似文献   
2.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DTI检测了28例DCM患者和30例正常人三尖瓣环处射血期波(S)峰值速度(Vs)、速度时间积分(VTIs)、持续时间(Ts)、心电图Q波至S波起点处间期(Q—S)等,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所测三切面平均右心室面积变化率(MRVPCA)、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所测右心室前后径(RVD)等对比分析。结果DCM患者三尖瓣环处Vs、VTI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Q—S间期延长(P〈0.01),Q—S/Ts比值增大(P〈0.01),MRVPCA减小(P〈0.01),RVD增大(P〈0.01),右心室面积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CM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存在一定程度减退,应用三尖瓣环处DTI所测收缩期运动指标,可对其进行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诊断颈部动脉扭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动脉扭曲是一类颈部动脉走行异常的疾病,以颈内动脉、椎动脉及颈总动脉为多见,以往多由血管造影(DSA)、CT、磁共振成像(MRI)等诊断,随着CDFI的广泛应用,超声对颈部动脉扭曲的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探讨CDFI对诊断颈部动脉扭曲的应用价值,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实验手段探讨超声弹性成像(EI)在肝脏凝固灶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新鲜离体猪肝,通过无水乙醇注射和微波消融两种方法产生不同形态的凝固灶,观察实验前、后的EI图,利用虚拟声触诊定量(VTQ)技术测定作用区的剪切波传播速度.实验结束后切开标本记录实际凝固灶形态、范围.结果 无水乙醇注射和微波消融均可使局部肝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EI图上表现为红色硬变区,且不随时间延长而衰减,较常规二维超声更接近凝固灶形态,但与实际仍有一定差异.作用区的剪切波速度较实验前明显增高(P<0.01),也表明凝固性坏死的肝组织硬度增加.结论 EI可从力学角度提供凝固灶信息,应用简捷、无创,是常规超声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罔技术评价房室顺序双心腔起搏、感知触发和抑制型(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和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20例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和整体收缩功能检测,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收缩末期容积(LESV)、每搏量(SV)、射血分数(LVEF)、17节段心电图QRS波起始点至左心室最小容积点时间的平均值(Tmean)及其标准差(T-SD)、17节段心电图QRS波起始点至左心室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最大差值(Tmax).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LESV增大,LVEF、SV减小,T-SD、Tmax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LEDV、T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LVEF与T-SD、Tmax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4和-0.634,P<0.05).结论 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左室心肌收缩失同步和整体收缩功能减退,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对其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52例正常人,108例临床确诊的肝硬化、肝癌等六种典型病例的观察,讨论了应用B超判断肝脏质地在超声上的表现特征,提出了“瞬间压迹征”和“平行下移征”概念。检查采用肝-腹主动脉及肝-下腔静脉纵切面,发现肝质地不同在B超上具有不同的表现。正常对照组与肝病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作者认为可以借此判断肝质地情况,了解肝脏病变程度,为临床观察肝脏疾病的转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的6例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声像图表现。结果 不明原因原发性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2例,外伤后阴茎异常勃起4例,均表现为一侧阴茎深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增高,PSV〉25cm/s,外伤患者一侧阴茎海绵体内同时可见深动脉-海绵体漏,海绵体窦状隙亦不同程度增宽。结论 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该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的声像图特征,提出诊断要点。方法对18例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肌瘤的二维及血流分布特点。结果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征是宫腔内低回声,肌瘤蒂部子宫内膜连续性中断,自蒂部向肌瘤内延伸的树枝状血流。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诊断子宫有蒂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及宫腔镜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局部心肌等容收缩期运动指标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对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人局部心肌等容收缩期运动系列指标进行检测,于胸骨旁左室长轴观,心尖左室长轴观、两腔观和四腔观,将取样门宽分别置于左室基底段和中段内膜下心肌层,获取16个节段的TDI,测量等容收缩期正、负向波(IVC1,IVC2)峰值速度(V,VIVC2)及其差值(DIVC)等,并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所测心肌存活分数(VF)对比分析,以VF<30%定为梗死区内无存活心肌.结果 与对照组相应部位相比,心肌梗死组梗死部位VIVC1,DIVC减低(P<0.05~0.01),VIVC2及IVC2持续时间(TIVC2)增大(P<0.05);IVC1持续时间(TIVC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梗死部位与对照组相比变化多不显著(P>0.05);心肌梗死节段横向DIVC明显小于同一节段纵向DI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TDI所测心肌横向及纵向DIVC值与SPECT心肌灌注显像所测VF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7(P<0.001)和0.797(P<0.001).若以横向DIVC>-1.50为截断值预测局部心肌具有存活性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达75%;以纵向DIVC值>0.92为截断值预测局部心肌具有存活性的敏感性达77.8%,特异性为87.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等容收缩期TDI具有特征性变化,应用横向及纵向DIVC均可作为静息状态下评价心肌存活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超声与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无刨性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肝包膜光滑度、肝实质回声、胆囊壁厚度、脾脏大小、门脉主干血流量(V1)、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之和(V2)及V2/V1等指标。患者同时进行肝穿活检,病理根据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五期。结果:肝包膜光滑度、肝实质回声类型与纤维化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V1、V2与纤维化分期无关,而V2/V1与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但各期之间存在较大重叠。结论:超声作为简便易行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对评价肝纤维化程度有明确意叉,但目前仍不可替代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