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低下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不困难.近几年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大部分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进一步研究现将病例报告如下,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miR-27与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25(OH)D3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T2DM组,并以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分为下肢血管病变(LLPAD)亚组44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Non-LLPAD)亚组42例;选择同期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76例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血清miR-27 mRNA表达及TC、TG、HDL-C、LDL-C、HbA1c、FPG、25(OH)D3、hs-CRP、Fib水平。结果 T2DM组miR-27 mRNA、TC、TG、LDL-C、Fib、HbA1c、hs-CRP、FPG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3、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13.371、13.036、25.364、19.698、29.326、38.489、95.524、66.547,66.241、8.698,P均=0.000);LLPAD亚组miR-27 mRNA、TC、TG、LDL-C、Fib、HbA1c、hs-CRP、FPG水平高于Non-LLPAD亚组,25(OH) D3、HDL-C水平低于Non-LLPAD亚组(t=5.275、13.541、26.541、8.965、20.146、14.548、14.369、23.654、7.711、9.491,P均=0.000);miR-27 mRNA与25(OH)D3、HDL-C呈负相关(r=-0.486、-0.483,P=0.039、0.039),与TC、TG、LDL-C、Fib、HbA1c、hs-CRP、FPG呈正相关(r=0.651、0.572、0.494、0.747、0.438、0.523、0.591,P均<0.05);高水平的miR-27 mRNA、TC及低水平的25(OH)D3均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3.7、4.268、13.625,P<0.05);miR-27 mRNA、25(OH)D3两者的AUC相近,均小于TC;miR-27 mRNA、25(OH)D3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相近(P>0.05),均小于TC(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miR-27 mRNA水平升高,与25(OH)D3呈负相关;miR-27、25(OH)D3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可作为判定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胰岛素水肿和体重增加。引起过敏反应的非常少见。现将近两年来注射诺和灵30R后致过敏反应的3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帕米膦酸钠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所致高钙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8例PHPT且使用帕米膦酸钠治疗患者入院后14d内的血钙、肌酐、白细胞水平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帕米膦酸钠用药后第1天即起效,平均血钙由4.02mmol/L降至3.58mmol/L,降低血钙最佳作用时间5-7d,血钙最大降幅为40.0%,其中5例血钙降至正常范围。不良反应:6例出现体温升高(最高39.5℃),最早在用后24h内出现,持续2-5d,经对症治疗均能缓解;1例血白细胞降低至4.0×10^9/L以下;3例出现血肌酐轻度升高,2例出现膝关节、手指关节痛或肌痛。结论帕米膦酸钠治疗PHPT高钙血症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轻微,是PHPT患者术前控制血钙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胰岛素水肿和体重增加,引起过敏反应的非常少见.现将近两年来注射诺和灵30R后致过敏反应的3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 DN 患者随机分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150 mg/ 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百令胶囊,3.0 g/次,3/ d,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 C(CysC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清蛋白(U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足细胞数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桥蛋白(OPN)、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BUN、Scr、Hcy、CysC、UAER、UALB、β2-MG、足细胞数及 TGF-β1、CTGF、OPN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MP-7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 BUN、Scr、Hcy、CysC、UAER、UALB、β2-MG、足细胞数及 TGF-β1、CTGF、OPN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降低,BMP-7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百令胶囊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 BUN、Scr、Hcy、CysC、UAER、UALB、β2-MG、足细胞数及 TGF-β1、CTGF、OPN 水平,升高 BMP-7水平,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损害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桑叶提取物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桑叶风干后粉碎成粉末,萃取、洗涤、洗脱并室温蒸发下得到干燥提取物。选取46只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组,另外36只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采用腹腔一次性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建模成功3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0只。空白组、模型组大鼠注射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低剂量组大鼠给予0.1 mL/100 g桑叶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给予0.4 mL/100 g桑叶提取物;空白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喂高脂高糖饲料。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和病理形态;比较大鼠的空腹血糖(FBG)、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水平及HOMA-IR指数、生化指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水平,并比较PI3K、AKT mRNA表达量以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达格列净后对血电解质(血钠、血钾、血钙)、尿电解质(24小时尿钠、24小时尿钾、24小时尿钙)、尿渗透浓度及其他代谢指标的影响,评估用药后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沧州市人民医院本部院区内分泌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103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用药24周后患者血电解质、尿电解质、尿渗透浓度及其他代谢指标较基线和对照组的变化以及评估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24周后,试验组的尿电解质、尿渗透浓度水平较基线及对照组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糖参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4小时尿蛋白、体重指数(BMI)、体重水平较基线及对照组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电解质、尿p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较基线及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联合应用达格列净治疗,可有降低血糖、改善血脂、减轻体重、减少尿蛋白等多重获益,虽然会引起尿电解质增多及尿渗透浓度升高,但血电解质水平无明显改变,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使用上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合并微钙化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择52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析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的钙化类型及比例,并分析甲状腺结节合并微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526例术前B超诊断为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者148例。良性结节微钙化率较低;恶性结节微钙化率为52.7%,其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45岁、单发结节、血流丰富、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对于经B超诊断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应综合评估其临床特征,若年龄≥45岁、单发结节、微钙化、血流丰富且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高度警惕甲状腺癌,此时可考虑手术进行病理确诊,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心导纳图法检测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功能有关指标 ,发现高心病患者左房收缩阻力明显增大 ,每搏输出量及导纳微分环上射血面积显著减少。1 测定方法  选取高血压组 40例 ,正常对照组 30例 ,年龄 45~ 60岁。采用深圳 XJS— B型心功能自动检测仪 ,按 Kubicek四极法操作 ,同步采样心电图、心音图、心导纳微分图及心导纳血流图合成心导纳微分环 (ADL)。2 结果  高心病组左室射血时间 (L VET)缩短 ,射血前期 (PEP)延长 ,PEP/L VET比值增高至 0 .37~ 0 .44,对照组则 <0 .35。心房收缩相面积 A/射血相面积 C的比值增高至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