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极为常见.我院骨伤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其中经手术治疗64例(34%),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例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同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5~3年,平均15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是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牢固、可抗旋转、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膝关节极重度屈曲畸形患者行旋转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 雅安市中医医院骨科2011年1~12月收治了24例(29膝)膝关节极重度屈曲畸形患者,均行旋转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后,每年门诊随访1次至2017年1月,末次随访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8.7±13.1)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226.7±32.9)mL;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膝关节X线片显示假体无松动、无下沉,髌骨轨迹、假体位置均良好,连续观测假体周围无进行性透亮线出现.随访至2017年1月,失访2例,2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4.8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稳定性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患者发生血供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4.17%,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假体松动.结论 膝关节极重度屈曲畸形患者行旋转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操作简单,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浮肩"的手术适应证和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对1998-2006年期间采用保守治疗或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0例"浮肩"患者进行随访,并用美国肩肘关节协会评分标准(ASES)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7月51月,平均18.7月,肩胛骨或锁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保守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平均为78.6分;手术组平均为88.2分.结论 如果关节盂移位超过10 mm﹑成角超过40°,应首选手术治疗.肩袖﹑韧带或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是否及时修复﹑肩峰骨折是否妥善固定﹑肩胛颈骨折是否功能复位以及后期康复治疗方式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探讨足拇外翻的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诊治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足拇外翻的患者34例,其中采取保守治疗组12例,手术治疗组22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91%;保守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疗效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拇趾外翻主要临床表现为畸形和疼痛,但畸形与疼痛并非成正比,对于年轻病例建议采取保守治疗,以预防病情进展;对于病情严重且出现疼痛的患者,建议采取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应具体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史、病理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采用掌侧入路加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记录患者骨折处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观察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7.6周,Dienst功能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3.3%。结论:采用掌侧入路的加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解剖复位效果良好,功能恢复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Ludloff截骨法治疗足拇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到2008年这期间我科所采取的改良Ludloff截骨法手术治疗的方式的足拇外翻畸形患者共32例48足的资料进行的回顾性剖析。结果将畸形进行矫正好后,并没有发现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能够充分地回到以往的工作以及生活当中21例33足;将畸形矫正好后,当足部行走的时候依旧会有疼痛的现象发生,然而,相比手术之前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2例4足。但是也存在着1例1足的手术后复发的例子,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使得第一跖骨及足拇趾在向外移位的同时亦有向跖侧的移位,使得足纵弓及横弓下塌得以改善,为足部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0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发生率增高的全身性疾病,其最大危害是并发骨折。资料表明,美国现有1500~2000万OP患者,每年约有600万人因骨质疏松而引起自发性骨折,其中近500万是绝经期妇女。一般认为,在我国50岁以内人群中,OP发病率为15%~50%,60岁以上老年人OP发生率为5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