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左主干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IVUS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PCI治疗左主干病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包括7 7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PCI相比,IVUS指导的PCI心源性死亡[OR=0.45,95%CI(0.34,0.61),P<0.000 01]、心肌梗死[OR=0.67,95%CI(0.53,0.84),P=0.004]、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OR=0.46,95%CI(0.34,0.61),P<0.000 01]、总死亡[OR=0.54,95%CI(0.44,0.67),P<0.000 01]、支架内血栓[OR=0.28,95%CI(0.18,0.45),P<0.000 01]的发生率均更低。两组靶血管再血管化[OR=0.80,95%CI(0.40,1.61),P=0.54]、靶病变血运重建[OR=0.68,95%CI(0.36,1.27),P=0.23]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IVUS指导的PCI治疗左主干病变可降低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支架内血栓形成、总死亡的发生率,但对靶病变血运重建和靶血管再血管化发生率无影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