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2.
小儿肠造口术是一种急诊情况下挽救患儿生命的手段或分期治疗的初期治疗方法,为小儿外科常见的手术.一般根据病情需要先做临时性肠造口,3~6个月后再择期行二期手术[1].肠造口手术时,如肠造口位置设置不当、术后伤口感染、患者病情变化、营养不良或肠造口用具选用不当时,均可造成肠造口并发症的产生[2].新生儿期是儿童肠造口手术的高峰年龄段,年龄越小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国外文献报道为28%~74%[3],国内报道为37.1%~79.50%[4-5].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2月行肠造口术120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7%.现将小儿肠造口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835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253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835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后进行引流管护理后,均于手术后48~72h顺利拔管,1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0例大出血,5例乳糜胸,并发症发生率为0.2%,均经过相应处理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效果,仅导致恢复时间延长。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后引流管进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肠造瘘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方法 对本组148例肠造瘘术患儿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术前准备、全面的术后肠功能评估、观察和对家属进行肠造瘘护理指导等.结果 141例患儿均于2~6个月后返回医院行肠造瘘闭合术,恢复正常排便方式.结论 婴幼儿肠造瘘围手术期的正确管理,保证了肠造瘘口的顺利闭合.  相似文献   
5.
6.
新生儿小肠双腔分离式造瘘术是抢救新生儿因消化道畸形引起的某些疾病,如肠闭锁、肠扭转、肠坏死、肠穿孔、全肠型巨结肠等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些新生儿急重症时均需做暂时性小肠造瘘,其目的是解除肠梗阻,减轻症状,抢救生命,尽早恢复肠道畅通和血液供应,使新生儿平稳度过危险期,术后病情稳定后即可回家休养,3~4个月后再次返回医院行小肠造瘘闭合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儿童造瘘袋最佳粘贴时间,总结降低婴幼儿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儿童造瘘袋(康乐保2115型)在因先天性或获得性疾病而接受肠造瘘术患儿中的应用,观察患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肠造瘘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肠造瘘术后立即粘贴造瘘袋对患儿的手术切口愈合没有显著影响;经过积极干预后本院婴幼儿肠造瘘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1%。结论对每个病例进行专案管理、做好围术期管理、尽早应用造瘘袋,不仅有利于手术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还能增加患儿舒适度、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