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邹威    胡松波  李中坚  颜玮  赵军  陈小娜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26-213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伤害死亡流行情况及其疾病负担,为科学制定本省伤害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2014—2019年江西死因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死亡数、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9年江西报告伤害死亡25 638人,年均粗死亡率为 50.81/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 49.55/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伤害死亡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事故、跌落、溺水、自杀和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分别是0~14岁、15~44和45~64岁、≥65岁的首位伤害死因。2014—2019年江西省前5位伤害死因中,跌落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 = 8.22%),中毒粗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14—2019年伤害PYLL为692 196.73人年,PYLLR为14.24‰,AYLL 为 33.77年。PYLL及PYLLR 交通事故最高,AYLL最高的为溺水。15~44岁年龄组PYLL最高。结论 江西省伤害死亡负担较重,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伤害死亡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图像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简称SVD分解)与函数拟合相结合的图像压缩优化新方法.具体思路是根据图象矩阵奇异值分布的特点,只须用小部分奇异值,去拟合还原原奇异值,从而达到图象压缩优化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的提高了图象的压缩率,能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将数据所占空间减少至原图像的40~60%.  相似文献   
3.
汪晟炜    周碧霄    刘智涛    吴宇航    胡松波    郑辉烈 《现代预防医学》2020,(18):3265-3268
目的 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已发表的健康期望寿命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了解国内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现况,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纳入文献从时间、地区、类型、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1篇已发表的文献中,2016年发表文献最多,占比17.6%。从地区上看,全国性研究最多,占比23.5%,其次为东部沿海地区,占比43.1%;直辖市发表文献较多于一般省份。从研究的人群看,60岁以上老年人的自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相对较多,占比54.9%。从健康期望寿命的计算结果上看,大部分研究女性健康期望寿命高于男性。结论 中国大陆地区健康期望寿命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对老年人群健康较为重视,且存在区域差异,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尤其是直辖市开展的研究较多。不同研究间的可比性较差,需建立统一的计算方法,增强不同地区间的可比性,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纵向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陈三仟  熊炜  万信  曹瑜  胡松波 《疾病监测》2023,38(1):101-105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4类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负担及变化趋势,并评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实现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2012—2021年南昌市新建区死因监测数据,采用R 4.2.0和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1.0软件计算粗死亡率、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率(YLL率)、早死概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各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AAPC进行描述。结果 2012—2021年南昌市新建区4类慢性病合计粗死亡率和YLL率分别为544.87/10万、109.91‰,标化死亡率、标化YLL率、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男性粗死亡率、YLL率和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化死亡率、标化YLL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癌症YLL率和早死概率分别为49.77‰和8.90%,为4类慢性病中最高;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下降最明显。结论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4类慢性病早死负担呈下降趋势,按照此趋势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984—2018年35年间湖北省麻城市成年居民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及《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和Intrinsic Estimator(IE)算法估计麻城市成年居民肺癌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结果麻城市20~74岁居民肺癌年龄效应系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大,70~74岁组死亡风险是20~24岁组的42.62倍。时期效应系数也随年代持续上升。队列效应系数呈抛物线型,1939—1943年出生的麻城市居民队列效应系数最高(1.2984)。结论麻城市成年居民肺癌死亡风险随年份递增主要受年龄效应和时期效应影响,可能与人口老龄化、检出水平提升及公共卫生干预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