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灌注师从接受培训到独立开展体外循环(CPB)管理的成长体会。方法作者由地方二级甲等医院选送到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分两次为期15个月的CPB培训。从零基础到独立完成CPB管理,配合心脏手术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儿到成人,不断加深认识,提高操作技术。结果独立开展200例CPB灌注,全部无中途被迫停机、管道进气等重大技术事件发生。结论在掌握CPB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加强团队间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才能更好的完成CPB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2种不同引流方式(单根多孔引流管与双胸腔引流管)的效果,选择较佳的引流方式.方法 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排除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持续出血、支气管残端持续漏气而再次手术的数据完整的83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依据引流管放置方式不同分为单根多孔引流管组(44例)与双胸腔引流管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平分(VAS)的差异.结果 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术后引流量[(887.16 ±263.27)mL比(1081.41 ± 435.06)mL],引流管带管时间[(4.45 ±1.59)d比(6.21 ±3.43)d],术后住院时间[(9.43 ±1.72)d比(10.95 ±2.11)d]均少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患者术后第2天VAS评分[(3.91 ±1.07)分比(4.64 ±1.42)分]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1.66 ±0.75)分比(2.08 ±0.77)分]小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放置单根多孔引流管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2种不同引流方式(单根多孔引流管与双胸腔引流管)的效果,选择较佳的引流方式。方法 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排除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持续出血、支气管残端持续漏气而再次手术的数据完整的83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依据引流管放置方式不同分为单根多孔引流管组(44例)与双胸腔引流管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平分(VAS)的差异。结果 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术后引流量,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患者术后第2天VAS评分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小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放置单根多孔引流管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结石性肝胆管狭窄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6岁,平均44岁。左肝管狭窄12例,右肝管狭窄7例,左右肝管狭窄8例,胆总管狭窄7例。既往有2例以上手术1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下行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5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右腋下外侧第4肋间处进胸,体外循环下采取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体外循环时间20~4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30 min,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患者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发生活动性出血,3例右胸腔中等量积液,经治疗后均痊愈。其他患者未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返流,住院时间6~10d。结论经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下行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具有操作简单、相对安全,有效减少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快、疼痛轻、近期临床疗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52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心肺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心肺并发症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本院行根治术的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肺部感染、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常见心肺并发症。结果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0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2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不包括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易发生心肺并发症,需完善术前心肺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心肺并发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行根治术的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肺部感染、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常见心肺并发症。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10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2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不包括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容量性循环障碍3例,ARDS1例。结论NSCLC后易发生心肺并发症,所以需完善术前心肺功能评估,提高医疗工作人员手术技术,以及做好术后严密监护,是减少NSCLC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快速有效的人工通气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医院内最快、最有效、最可靠的人工通气方法是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为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首选方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采用胸腔镜辅助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4例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术后的胸痛程度、胸痛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胸廓畸形发生率、呼吸机辅助呼吸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具有恢复快、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以症状重,并发症多,内科治疗效果差和术前确诊较为困难为其特点。我们医院外科1980年~1996年间共治疗9例球后溃疡,现就其临床方面的几个问题加以讨论。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发病年龄为22~62岁,平均42.5岁。男性7例,女性2例。病程3~15年。其它临床资料如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