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能在肿瘤中浓聚的99TcmO4-非胶体还原产物(99Tcm-Rs)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学表现.方法 采用乙腈与Na99TcmO4洗脱液混合蒸发除去水,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用氯化亚锡还原Na99TcmO4.对99Tcm-Rs进行薄层层析(TLC)、纸电泳、液相分配系数、滤膜通过特性研究,对类似物非胶体还原铼(Re-Rs)做元素分析.并对H460细胞摄取99Tcm-Rs和99Tcm-Rs在SD大鼠体内分布、在肿瘤内分布及在缺血心肌内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在乙腈中还原Na99TcmO4可以获得高产率的99Tcm-Rs(>90%).99Tcm-Rs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征与99TcmO4-不同,而且不是有机化学反应产品.99Tcm-Rs对乏氧细胞和缺血组织有亲和作用.静脉注射99Tcm-Rs后2和18 h,在H460肿瘤中,肿癯/血液放射性比值分别为3.05±0.34和8.07±1.19,肿瘤/骨骼肌放射性比值分别为10.38±1.21和20.55±2.80.缺血心肌也明显摄取99Tcm-Rs.乏氧、pH值降低和钙离子累积浓度增加,H460细胞摄取99Tcm-Rs随之增加,乏氧和钙离子浓度增加能提高99Tcm-Rs对二巯丙磺酸钠的标记率.以乙腈为展开剂,硅胶TLC结果显示99Tcm-Rs有2种成分,Rf值分别为1.0和0.78,后者在正常和肿瘤组织中分布与99Tcm-O4-无差异.结论 99Tcm-Rs是99TcmO4-在有机溶剂中还原或歧化反应产生的无机化合物,其制备简便,是前景较好的乏氧显像剂.  相似文献   
3.
荷瘤裸鼠整合素αv β3受体显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99Tcm标记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小分子多肽(GY11)作为肿瘤显像剂的可能性.方法利用SnCl2直接还原法进行GY11的^99Tcm标记.建立荷人黑色素瘤A375、肺癌H460和宫颈癌HeLa BALB/c裸鼠肿瘤模型,分别进行体内分布和肿瘤显像研究.结果GY11的^99Tcm标记率为80%.黑色素瘤A375荷瘤裸鼠体内分布显示,^99Tcm-GY11主要经肾脏快速从血液中清除,注射后2 h肿瘤摄取量为3.13%ID/g,肿瘤/血和肿瘤/骨骼肌比值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注射后1和6 h比值分别为3.0、4.3和8.1、15.1.对于黑色素瘤A375和肺癌H460荷瘤裸鼠,^99Tcm-GY11静脉注射后2 h肿瘤均能清楚显示,24 h后显像更清晰;2 h后宫颈癌HeLa肿瘤能显影,但6 h后肿瘤放射性基本清除.结论^99Tcm-GY11有望成为肿瘤αvβ3受体显像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陛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