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具备气流控制和温湿度检测功能的微环境密闭舱室用于生物气溶胶检测研究。方法利用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动调节阀、管道高效过滤器和真空泵组成控制系统,解决气流流向控制、温度补偿技术、压力控制和气溶胶均匀分布技术。利用Fluent 软件对该密闭舱室气溶胶浓度分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并测试不同位置的气溶胶浓度。结果该微环境密闭舱室由一个气密舱和一个控制柜组成,控制柜采用单片机控制,并为气密舱提供送风、排风和温湿度调控,设有单独排风模式和自循环送排风模式,且舱内保持着负压状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微环境密闭舱室内生成气溶胶5 min后,气溶胶粒子分布于整个舱室,底部气流可到达舱室上方,舱室内气溶胶浓度分布基本一致。结论该微环境密闭舱室以负压状态运行,能够避免生物气溶胶泄露,气溶胶浓度分布比较均匀,适用于进行生物气溶胶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PRK治疗近视及散光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1996-11/1998-01PRK手术116例(219眼),按术前等值球镜度分为3组,A组:-1.00D~-3.00D53眼;B组:-3.125D~-6.00D125眼;C组:-6.125D~-16.00D41眼。术后随访10a。结果:术后10a裸眼视力≥0.5、≥1.0者,A组分别为100%、84.9%;B组分别为100%、80.8%;C组分别为92.7%、31.7%。术后10a屈光度在预定矫正度±1.00D以内者,A、B、C组依次为92.5%,74.4%,34.2%。术后10a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依次98.1%、98.4%、92.2%。无1例有1级以上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者。结论:PRK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预测性及稳定性与近视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柜的防护性能。方法采用安德森采样器采样方法和通过相关仪器,以粘质沙雷菌气溶胶为防护对象进行Ⅱ级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评价。结果所评价的36台Ⅱ级生物安全柜下降气流的平均合格率为91.7%,流入气流合格率为43.7%,气流模型合格率为43.9%。人员保护合格率为72.2%,样品保护合格率为88.9%,交叉污染合格率为88.9%。结论所测试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存在较大的气溶胶泄漏风险,对实验操作人员保护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4.
联合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 CirrusTM HD-OCT)中B和C扫描来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形态的改变。方法31例(34只眼)患者进行OCT 扫描,联合断层成像图和冠状面成像图RPE形态改变,冠状面成像图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图像比较定位渗漏点。结果在断层成像图上(B扫描)可发现:RPE圆弧样脱离9只眼(26.47%),RPE突起样8只眼(23.52%),波浪纹样改变4只眼(11.76%),圆弧+突起样改变13只眼(38.23%)。在冠状面成像图(C扫描)中,均能与B扫描图对应,同时能精确定位眼底图,与FFA图像相对应。结论在CirrusTM HD-OCT多种扫描模式下能容易观察到CSC患者的RPE出现特征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一种多因子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实验产生的细菌、真菌气溶胶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在气溶胶密闭测试柜内人工发生细菌、真菌气溶胶,采用安德森微生物采样器采样和检测方法,评价该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细菌、真菌净化效果。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产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3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量为(220~228)μl/min;此3种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数量中值直径分别为1.79μm、1.94μm和1.60μm。本试验多因子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气溶胶的净化效率(除菌率)分别为99.23%、99.69%和99.70%。结论本实验室人工产生的细菌、真菌气溶胶符合试验要求,所检测的多因子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3种试验菌气溶胶净化效果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空气中细菌和病毒气溶胶的灭活效果。方法 使用气溶胶发生器在密闭气溶胶暴露柜内分别发生细菌和病毒气溶胶,采用六级Andersen采样器采集柜内空气,评价该空气消毒机对人工发生的细菌和病毒气溶胶的灭活效果。结果 该低温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噬菌体PhiX174气溶胶的净化效率(除菌率)分别为99.98%、99.98%和99.95%。结论 该低温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密闭空间内空气中细菌和病毒气溶胶灭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湖北省东北部地区蜱携带的立克次体.方法 对采集的蜱种类进行鉴定,提取单个蜱总DNA,采用巢式PCR对DNA样本做斑点热群(SFGR)、无形体属(Anaplasma spp.)和埃立克体属(Ehrlichia spp.)、柯克斯体属(Coxiella spp.)、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种特异性基因扩增;测定扩增产物DNA序列,通过特异基因序列鉴定分析蜱携菌种类.结果 与结论共采集152只蜱,形态学鉴定均为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PCR扩增斑点热立克次体ompA基因获得1份(0.66%)蜱DNA阳性样本,扩增柯克斯体属16S rRNA基因获得75份(49.34%)蜱DNA阳性样本,所有样本均未扩增出无形体属和埃立克体属特异基因和贝氏柯克斯体种特异基因.将扩增阳性样本基因片段的DNA序列通过GenBank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检出的1份斑点热立克次体ompA基因序列与劳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同源性为100%;检出的75份柯克斯体属16S rRNA基因序列为两种类型,与血蜱属的2种柯克斯体样内共生菌(Coxiella?like endosymbiont)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73%和100%.本研究证实湖北省东北部地区的长角血蜱可携带劳氏立克次体和柯克斯体样内共生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caf1基因缺失对鼠疫耶尔森菌体外生物学特性与对小鼠致病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CRISPR/Cas12a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构建鼠疫耶尔森菌caf1基因缺失株,并通过PCR技术对caf1基因缺失验证。比较鼠疫耶尔森菌caf1基因缺失株和野生株201在生长速率、液体培养状态、聚集情况等体外生物学特性和对小鼠致病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PCR扩增结果证实,caf1基因缺失株构建成功。体外生物学特征分析表明,与野生株相比,caf1基因缺失株的形态学和生长速率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自凝聚率升高。肺递送途径LD50分析表明,caf1的缺失导致鼠疫耶尔森菌气溶胶感染小鼠半数致死剂量显著降低。结论 不同途径感染结果表明,caf1基因缺失株相较于野生株,在肺递送、滴鼻、皮下、尾静脉注射4种途径下对BALB/c小鼠的毒力均降低。caf1基因的缺失导致鼠疫耶尔森菌自凝聚率升高,对BALB/c小鼠致病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柜的防护性能。方法采用安德森采样器采样方法和通过相关仪器,以粘质沙雷菌气溶胶为防护对象进行Ⅱ级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评价。结果所评价的36台Ⅱ级生物安全柜下降气流的平均合格率为91.7%,流入气流合格率为43.7%,气流模型合格率为43.9%。人员保护合格率为72.2%,样品保护合格率为88.9%,交叉污染合格率为88.9%。结论所测试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存在较大的气溶胶泄漏风险,对实验操作人员保护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0.
分枝杆菌噬菌体D29裂解酶基因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表达预测的噬菌体D29裂解酶基因片段,鉴定其细胞壁裂解活性。方法:在分析分枝杆菌噬菌体D29开放阅读框序列的基础上,用PCR法从噬菌体D29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与裂解酶同源性较高的序列gene10,将其克隆入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质粒后,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检测,对诱导培养重组菌进行混浊度测定、透射电镜观察以鉴定其裂解活性。结果及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穿梭质粒pUV-gene10并使gene10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能有效降低宿主菌培养液混浊度,降解宿主菌细胞壁,证实gene10表达产物为噬菌体裂解酶,并推测其为非经典分泌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