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A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由急诊科收治入院的AD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AD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60-70岁为高发年龄段。本组93例中不典型AD35例,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5例、消化系统10例、神经系统4例、泌尿系统9例、运动系统7例及无痛13例、无高血压19例。误诊漏诊21例,不典型组误诊漏诊率明显高于典型组(P0.01);总病死率为41.94%,误诊漏诊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及时诊断组(P0.01)。结论:了解AD临床特征,掌握误诊漏诊原因,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水平和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本科2006年2月~2008年5月间应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单纯脑出血6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完全清除血肿47例,大部分清除血肿15例,术后再出血2例,死亡5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能尽早彻底清除血肿,减轻继发性脑组织损害,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延期性脑积水的防治方法。方法在脑室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行腰穿腰大池置管并注入尿激酶,夹管2小时后持续引流。结果36例无延期性脑积水,占90%,4例出现延期性脑积水,占10%。结论在脑室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行腰穿置管,注入尿激酶夹管2h后持续引流,能降低延期性脑积水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后病情观察及效果分析。方法:对4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与止血、脱水、尼莫地平、硬膜外穿刺行腰池持续外引流术。结果:本组病例治愈38例;好转1例、该患于1周后左侧肢体活动不灵,颅脑ET检查为脑梗死;无效1例、该患于3周后突然剧烈头痛、呕吐,随后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结论:止血、脱水、尼莫地平、尽早行腰池持续外引流可有效及时预防与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造成的脑血管痉挛、继发性脑梗塞、发生脑积水等并发症,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X线联合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在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在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单纯采用X线引导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观察组患者治疗则采用X线联合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以及1针穿刺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联合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在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以对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穿刺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减少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胡克亮 《当代医学》2009,15(21):51-52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效果。方法回顾并总结分析2004年~2008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脑梗死病例38例,给予补液、脱水、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及加强支持方法。结果患者按GOS评分,恢复良好者6例,轻度残疾12例,中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3例。死亡病例中有1例为大面积脑梗死再手术患者。结论经头颅CT能确定出血后梗死的部位、面积及梗死区与出血部位的关系,以便医生采取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胡克亮  徐伟  丁兴华 《广东医学》2001,22(11):1066-1066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DTIH)临床表现不典型 ,容易误诊而导致严重后果 ,提高其诊治水平甚为重要。 1995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手术治疗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2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8例中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16~ 83岁 ,平均 4 6 3岁。其中车祸伤 13例 ,坠落伤 7例 ,钝器伤 5例 ,砸伤 3例。着力部位 :枕部 10例 ,顶部 7例 ,颞部 6例 ,额部 5例。1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入院时GCS评分 9~ 12分 10例 ,13~ 15分 11例 ,8分以下 7例。曾有原发昏迷者 2 2例 ,继发昏迷并进行性加重 15例 ,瞳孔不等大 9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淀粉酶、乳酸水平与继发心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颅脑损伤组、中度颅脑损伤组、重度颅脑损伤组;根据颅脑损伤部位分六个亚组:硬膜下出血组、硬膜外出血组、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组、脑室出血组、脑干损伤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分别于入院即刻、24 h、72 h、7 d、10 d完善血清淀粉酶、乳酸、心电图、hs-c Tn T、NT-pro BNP检查;于第1、3、7、10天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记录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心电图、hs-c Tn T、NT-pro BNP、LVEF有无异常分为心脏损伤组(观察组)与心脏正常组(对照组),将心脏损伤组分为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各组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心脏损伤组的血清淀粉酶、乳酸水平高于心脏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心脏损伤组中,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 BNP最高,心肌损伤患者比心律失常患者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不全患者LVEF比心肌损伤组、心律失常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患者hs-c Tn T最高,心功能不全患者比心律失常患者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异常最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损伤患者与心功能不全患者差别不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越重,淀粉酶、乳酸水平越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干损伤患者淀粉酶、乳酸水平最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淀粉酶、乳酸水平与继发心脏损伤有密切相关性,可作为判断急性颅脑损伤后有无合并继发心脏损伤,以及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监测指标,为临床上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心脏继发损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成毅  胡克亮   《中国医学工程》2010,(3):107-107,10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方法在控制血压后采用CT定位方法穿刺抽吸血肿,血肿腔留置引流管,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解残留血肿。结果术后3d复查头部CT,80例血肿基本清除或残留血肿在10mL以下或消失。结论对中量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方法是控制血压后行穿刺血肿引流术,其具有创伤轻微,术后再出血率降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