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比较3种不同灌注方式在低温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30例在外循环下搭桥病人分为3组,分别应用不同的灌注方式,于术前、术毕、术后24h各抽取5ml血做心肌酶谱的检测。结果应用顺灌加逆灌、顺灌加桥灌的病人4种心肌酶的值明显低于单纯应用顺灌的病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顺灌加逆灌、顺灌加桥灌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38例儿童法洛四联症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均采用sarnS000型心肺机和terumo10R;5R膜肺。32例患者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手术.6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1例停循环。结果35例顺利停机,康复出院。死亡3例。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术中发现合并冠脉起源异常1例,术后右心衰,左心衰各1例。结论合理的预充和胶体渗透压,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正确的体外循环方法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管理在重症心脏瓣膜替换术中的作用。方法回归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312例重症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发生并发症55例(17.63%),死亡27例(8.65%),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与肾功能衰竭。结论综合、细致的体外循环管理可改善重症瓣膜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氨甲苯酸及抑肽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抗纤溶作用。方法:选择45例风心病,随机均分成氨甲苯酸组,抑肽酶组及对照组。对别观察各组体外循环术中,术后t-PA,PAI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术后24h纵隔,心包引流量。结果:氨甲苯酸组与抑肽酶组t-PA,PAI活性改变相似,而对照组则不同(P<0.05);术后24h纵隔,心包引流量,氨甲苯酸组与抑肽酶组低于对照组(P<0.05),氨甲苯酸组与抑肽酶组引流量相接近(P>0.05)。结论:初步证明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氨甲苯酸具有与抑肽相似的抗纤溶止血功效。  相似文献   
5.
杨升平  杨文凯  张平  胡乐如 《江西医药》2005,40(Z1):774-776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替换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回归分析我院7年来的20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病人因心衰、凝血机制障碍不能脱离体外循环而放弃,3例死于术后感染。结论综合、细致的体外循环管理可改善重症瓣膜性心脏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