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肺栓塞(PE)是肾移植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但其早期客观检查阳性表现较少,极易被漏诊乃至误诊,死亡率极高。我们对2例肾移植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住院血透尿毒症病人医院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1992~1994年我院住院血透尿毒症病人医院感染率,结果显示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者,肝炎、下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的感染率较未加用EPO治疗者明显降低(P<0.05),提示EPO是降低住院血透尿毒症病人医院感染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枸橼酸钠溶液体外局部抗凝法(RCA)在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R-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围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PTX术围术期的R-SHPT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RCA组采用4%的枸橼酸钠溶液体外局部抗凝;另一组采用无肝素抗凝透析.观察两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出血情况,测定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下降率(URR)及超滤量.另外,RCA组于透析前、透析2h及透后0.5 h分别查血气分析及游离血钙,于透析2h同时查滤器后静脉端游离血钙,并于透析前、后查凝血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参数变化.结果 RCA组的URR、Kt/、超滤量均明显高于无肝素抗凝组(P<0.05),且其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及凝血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无肝素抗凝组(P<0.01).PTX术后RCA透析,常规于管路静脉端泵入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 ml/h×4 h)补钙,治疗后血钙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而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CA组治疗中均未发生低钙血症.结论 作为R-SHPT患者PTX术围术期血液透析抗凝方式,局部体外枸橼酸钠溶液抗凝较无抗凝剂法抗凝效果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为透析患者选择最适透析液钙离子浓度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钙正常的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分别使用钙离子浓度1.25mmol/L(DCa1.25)、1.50mmol/L(DCa1.5)和1.75mmol/L(DCa1.75)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12次(透析液其他成分不变),每次透析4h,分别于最后一次血液透析开始前1h记录24h动态心电图,采用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作为HRV的指标,应用HRV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同时监测透析前、中、后血压,检测透析前后血清总钙、磷、血浆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等。结果采用DCa1.25血液透析时,透析后血总钙明显下降(P0.05),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透析开始后SDNN逐渐下降,至3h时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DCa1.5血液透析时,透析后血总钙较前升高(P0.05),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略降低,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DNN表现出与上述类似的规律,即透析3h时SDNN显著下降(P0.05)。采用DCa1.75血液透析时,透析后血总钙、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透析2~3h时SDNN均明显上升,与透析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的SDNN在透析结束后2h基本恢复到透析前水平。结论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HRV产生不同影响,DCa1.25、DCa1.5透析中HRV下降,DCa1.75透析中HRV增加。  相似文献   
6.
高糖引起小鼠肾小球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的表达下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糖对肾小球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途径.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b/db(自发糖尿病小鼠)肾小球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表达,野生型小鼠(WT鼠)为对照,计算机图像半定量分析.以体外培养的足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Western印迹分析技术,检测高糖培养不同时间点对足细胞表达podocalyxin蛋白的影响; 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途径的活化,及其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对podocalyxin蛋白变化的阻断效应.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显示db/db小鼠肾小球podocalyxin蛋白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0.18±0.07)比(0.25±0.05), P<0.05].培养的足细胞表达基础水平的podocalyxin蛋白,高糖培养不同时间点其表达均下降,以第6天最明显(为对照组的5.5%, P< 0.01),正常糖和甘露醇组没有明显变化.高糖可以活化足细胞ERK1/2信号途径,于培养30 min时ERK1/2开始活化,6 h达高峰,持续活化至24 h,至48 h时接近基础水平;高糖培养不能活化P38和 JNK.正常糖和甘露醇在各个时间点均不影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ERK1/2特异阻断剂PD98059可以消减高糖引起的podocalyxin表达下降的效应.结论:自发糖尿病小鼠的肾小球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表达下降.高糖经ERK1/2信号通路下调体外培养的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7.
8.
尿毒症是一种可以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疾病,精神症状又是尿毒症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最突出的表现是高级精神活动异常、不自主运动及痫性抽搐发作,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尿毒症毒素潴留、中毒、代谢紊乱、血液透析有关的并发症、高血压或脑血管痉挛、多种营养物质缺乏、酶活性受抑及药物蓄积中毒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木通致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功能衰竭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9岁,因乏力、纳差、腹胀一周.少尿两天入院。两月前曾因舌根部溃疡到某医院就诊,病理检查示叶状乳头水肿.服中草药治疗.方剂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传统医学是在临床工作中对每个病人都要从病史、体检和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寻找诊断疾病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的证据,并根据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决定诊疗方案,再根据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得出正、反面的证据以增加自身的经验。这个过程也是寻求证据、遵循证据的过程,即“临床经验”积累过程。但其积累缓慢,且有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