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TI定量评价大鼠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后功能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DTI定量参数动态评价大鼠不同程度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后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备轻度、中度及重度损伤组大鼠急性TSCI模型各10只。于损伤前、损伤后即刻、6 h、24 h、3天、7天及14天分别行DTI检查及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获得并比较轻、中、重度损伤组大鼠TSCI后不同时间点DTI参数值及BBB评分的差异,分析大鼠BBB评分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轻、中、重度损伤组间和TSCI后不同时间点间FA、MD及R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SCI后不同时间点间A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20,P<0.001),而轻、中、重度损伤组间A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9,P=0.630)。大鼠TSCI后即刻FA、MD值减低,RD值升高,后FA值持续降低,MD和RD值持续升高至24 h (P均<0.05),24 h后趋于稳定(P均>0.05)。大鼠BBB评分损伤后即刻降至最低值,之后持续上升(P均<0.05),且BBB评分与MD相关性最高(r=0.958,P<0.01)。结论 DTI可动态定量评价大鼠TSCI后功能改变;推测TSCI后1天之内可能为治疗最佳时间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照分析肺内经病理证实的2 6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MEC)与34例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肺MEC患者资料,并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分析其影像资料。将不易鉴别的22例中央型肺MEC挑选出来,并与中央型肺癌进行征象对比分析。结果病变主要为中央型22例,外周型4例。中央型肺MEC与中央型肺癌相比,年龄、性别比、病灶最大径、形态、边界、分叶率、液化坏死率、强化均匀程度及远端支气管扩张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MEC的临床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详细地分析CT征象,有助于其与中央型肺癌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高压氧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大鼠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的Allen′s法制备大鼠TSCI模型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脊髓损伤组(损伤组)15只和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15只。治疗组TSCI后每日干预2次,连续干预3 d后每日干预1次,共干预4周,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20排CTA在头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头颈部副神经节瘤21例患者行320排CTA检查, 并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分析其影像资料。结果 21例共30个副神经节瘤, 其中颈动脉体瘤20个, 颈静脉球瘤9个, 迷走神经副节瘤1个;CT均表现为实性肿块、血供丰富和明显强化。VR、MIP及MPR可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所有副神经节瘤均进行术前分型, 结果与术后分型完全相同, 准确率达100%。结论 320排CTA可作为诊断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安全、准确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规MRI联合分段读出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RESOLVE-DWI)鉴别颞骨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经病理学证实的96例颞骨肿瘤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患者均在手术前2周内行颞骨常规MRI及RESOLVE-DWI检查,分别观察肿瘤大小(最大层面测量的病灶最大径)、形态、信号均匀性、边界及强化程度等图像特征,以及记录通过后处理软件在表观弥散加权成像图像上选择肿瘤实性区域手动绘制类圆形感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肿瘤的MRI信号特征及ADC值。绘制单独及联合常规MRI征像和RESOLVE-DWI测量的ADC值诊断颞骨良、恶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使用Delong检验比较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肿瘤59例,男28例、女31例,年龄(44.63±12.97)岁,肿瘤大小(2.39±0.89)cm,类圆形/浅分叶41例、不规则形18例,边界清晰52例、模糊7例,信号均匀37例、不均匀22例,轻中度强化34例、明显强化25例;恶性肿瘤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50.27±17.25)岁,肿瘤大小(2.58±1.16)cm,类圆形/浅分叶23例、不规则形14例,边界清晰17例、模糊20例,信号均匀27例、不均匀10例,轻中度强化9例、明显强化28例。良、恶性颞骨肿瘤间,除肿瘤边界和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外,患者年龄、性别以及MRI图像其他特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颞骨恶性肿瘤的ADC值为(0.91 ± 0.23) ×10-3 mm2/s,低于良性肿瘤组的 (1.09 ± 0.32) ×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 P<0.01)。单独应用常规MRI和RESOLVE-DWI测量的ADC值诊断良、恶性颞骨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1(95%可信区间0.639~0.903)和0.727(95%可信区间0.565~0.889),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8.42%、85.71%、75.08%和63.16%、71.43%、66.35%。联合应用常规MRI征象及RESOLVE-DWI测量的ADC值诊断良、恶性颞骨肿瘤的AUC值为0.907(95%可信区间0.816~0.998),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9.47%、80.95%和86.19%。联合应用常规MRI及RESOLVE-DWI的AUC显著高于分别单独应用常规MRI和RESOLVE-DWI(Z=2.463、2.243, P值均<0.05)。结论 常规MRI及RESOLVE-DWI在鉴别颞骨良、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价值,二者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其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偿献血者献血400ml后相关血液学指标的恢复情况,以获取我国献血者献全血的适当限量及频次的科学资料。方法选择各年龄自愿无偿献血者123名,其年龄、体格检查与血液检验均符合现行我国法规要求,在其献血前及献血后24h、7d、1个月和3个月采集血样,检测WBC、RBC、HGB、HCT、PLT、TP、ALB、血清铁,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献血后3个月内各项血液学指标均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结论献血后3个月的恢复期是安全的,全血献血间隔期3个月、献血量400ml对献血者身体健康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及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技术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全脑灰质体积及功能改变。方法对AD(AD组)、MCI患者(MCI组)各30例及正常老年人30名(HC组)采集rs-fMRI和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加权像,比较3组全脑灰质体积、脑区分数低频振幅(fALFF)和功能连接(FC)差异。结果3组间左侧颞上回、双侧颞中回及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距状皮层、左侧尾状核、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顶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额中回及右侧中央后回fAL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左侧颞上回为种子点,AD及MCI患者同侧颞下回与对侧枕下回FC增强。结论联合运用VBM及rs-fMRI技术可为早期诊断MCI及AD提供参考依据。AD及MCI可致全脑广泛fALFF减低及同侧颞叶与对侧枕叶FC增强,AD可伴有颞叶体积减小,MCI脑灰质体积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在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疏肝健脾汤。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79.07%,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治愈患者随访1年,治疗组34例中复发6例,复发率17.65%;对照组13例中复发5例,占38.46%。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溃疡愈合的质量、减少复发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肖泽彬 《吉林医学》2012,33(7):1440-144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肾阴虚、肝郁气滞、肾阳虚3型对症施治的同时口服尼尔雌醇片等。结果:80例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显效53例,显效率为66.3%,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可互相取长补短,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的MRI表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75例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MRI资料.71例行平扫+增强,4例行平扫;重症组12例,非重症组63例.在脂肪抑制T2WI序列下测量肝脏信号强度与右侧竖脊肌信号强度之比值(SII).对照组选择无肝病病史及腹部疾病的正常成人66名,同样测量SI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在脂肪抑制T2WI信号增高,高于右侧竖脊肌信号,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SI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重症乙型肝炎组和重症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SI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重症乙型肝炎组与重症乙型肝炎组间SI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肝脏多发斑片状或网格样明显强化区,多分布于门静脉周围及肝包膜下,部分病例出现延迟廓清表现,少数重症病例肝脏散在小斑片状无强化区.61例存在Glisson囊炎性渗出,23例出现胆囊壁水肿增厚,23例存在胆汁淤积,13例出现腹腔积液,63例有肝门区多发小淋巴结.结论 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的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