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近年来,胃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已成为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血液高凝状态又称为血栓前状态,本文探讨血液高凝状态与胃恶性肿瘤的关系,以及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预防.进而通过对血液高凝状态的认识来提高对胃恶性肿瘤患者血栓预防的效果,以期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高原地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快速康复组38例(FTS组)和对照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FTS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管放置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及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40.0%(16/40)vs.18.4%(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37)。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高原地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选取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建筑垃圾示范试点项目,以设计实践和技术研究为突破口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级破碎+二级筛分或三级破碎+三级筛分+(人工、风力、磁力、水力)多级分选工艺普遍适用于北京等大型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分析还表明,建筑垃圾利用设施是静脉产业园和静脉产业的重要延伸,不仅能实现园区内与其他静脉产业间的物质能量循环,还能实现自身处理单元与利用单元的物质梯级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4.
缪巍  周为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672-3673,368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40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分为4组,分离皮瓣方法分别使用电刀和皮刀,再根据是否使用生物胶将病人分为皮刀组、皮刀+生物胶组、电刀组、电刀+生物胶组,观察术后d1引流量、术后引流液总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情况分析皮瓣分离方法和纤维蛋白胶对皮下积液产生的影响。[结果]引流量电刀组少于皮刀组,其中电刀组v.s皮刀组,电刀+FC组v.s皮刀+F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可通过减少电刀游离皮瓣、创面喷涂FG等措施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藏药翼首草提取物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使用70%甲醇提取翼首草中成分.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细胞,将不同浓度翼首草提取物作用于BGC-823细胞.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翼首草提取物对BGC-823的半数抑制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翼首草提取物作用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  相似文献   
6.
缪巍  张成武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15):F0003-F0003
对于原发性腹膜后脂肪内瘤的治疗,手术完全切除肿瘤仍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肿瘤侵犯周围脏器并非手术切除的禁忌证,一般联合切除脏器以肾脏居多。只有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受累的脏器和组织,才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大血管受累是妨碍完全切除的最常见原因,现多行肿瘤及大血管联合切除,同步人造血管移植。手术中要注意因肿瘤压迫和推移的正常解剖结构,避免手术中损伤。手术前详细的影像学检查、输尿管插管等是明显减少副损伤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8.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溃疡的近期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对比胃溃疡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8例胃溃疡患者,38例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且根据影像学检查分型,将38例患者根据病情所需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记录患者5个月内的体征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行BillrothI式胃空肠吻合术的19例患者并发症明显比行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的19例患者要低,其中,行BillrothI式胃空肠吻合术的患者有效率达到100%,而行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的患者有效率为89.4%。结论: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较之治疗组较高,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结直肠腺癌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I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关注其相关性。方法 67例结直肠腺癌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留取的石蜡标本为观察组,45例距肿物边缘8 cm的非肿瘤性结肠黏膜组织的石蜡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ID-1和VEGF-C表达。结果两组ID-1和VEGF-C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ID-1和VEGF-C表达与病变增殖指数、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ID-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D-1和VEGF-C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ID-1和VEGF-C在结直肠腺癌术后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对肿瘤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调节作用。ID-1与淋巴管生长因子可能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切除术术中门静脉化疗对术后外周血微转移的影响.方法: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术中化疗组(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化疗组患者在术中接受5-FU(1.0 g)的门静脉灌注化疗.术后第1天采外周静脉血,用RT-PCR方法测定CK20阳性率以评价外周血微转移情况.共入选56例患者,其中化疗组28例(10例结肠癌,18例直肠癌),对照组28例(8例结肠癌,20例直肠癌).结果:术后1d化疗组外周静脉血CK20阳性率为21.4%,对照组为6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切除术中进行门静脉化疗可有效预防术后外周血微转移,外周血CK20的测定是一种评价结直肠癌术后外周血微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