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大致可分为分流术和断流术两种,但无论是分流术或断流术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易解决的难处。2002年9月~2004年5月采用脾肾静脉分流术加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单球囊导管扩张 +内支架置放腔内成型治疗膜性及局限性布 加综合征 ,以探讨此术式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 :采用下腔静脉单球囊导管扩张及内支架置放的手术方法对 8例膜性及局限性布 加综合征进行治疗。随访时间 10个月~ 2a。结果 :8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扩张成功。阻塞段被扩张至 12mm~ 2 0mm ,行内支架置放腔内成型术后 ,阻塞下方下腔静脉压力从平均 (32± 4 .7)cmH2 O下降至 (19± 3.4 )cmH2 O。随访期内全部患者无复发。结论 :经腔内成型术对于短段闭塞型及重度下腔静脉狭窄型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颈静脉介入弹簧圈栓塞在精索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山西白求恩医院17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经颈静脉介入弹簧圈栓塞,对其症状、体征及精子质量进行随访观察,评估其疗效。结果 16例患者接受栓塞治疗并随访12个月,阴囊曲张静脉团块明显缩小、会阴部坠胀不适感明显改善,精液质量明显提高,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例患者因精索静脉解剖变异转入泌尿外科进一步治疗。结论经颈静脉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操作简便、恢复快、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血清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用培养基、健康人血清、APS患者血清、APS患者血清加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及APS患者血清加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加甲羟戊酸处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液中MMP-9浓度,RT-PCR检测MMP-9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印迹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S患者血清可诱导MMP-9及NF-κBp65表达增加(P〈0.05),而氟伐他汀对上述效应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P〈0.05),这种作用可以被甲羟戊酸阻断。结论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途径来抑制APS患者血清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MMP-9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5.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可造成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劳动力,而且可并发肺栓塞(PE),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溶栓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采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患肢股静脉局  相似文献   
6.
来曲唑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为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世界各地虽有明显差异,但都有上升趋势。在多数发达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前几位,近几年我国(沿海开放地区为著)发病率增长较快,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瘦素及瘦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瘦素及其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9例乳腺癌及其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瘦素及其受体的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瘦素与瘦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瘦素mRNA及蛋白在正常乳腺及乳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0%;瘦素受体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4.40%。正常乳腺组织mRNA阳性表达率7.69%;瘦素及其受体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瘦素受体的表达与瘦素表达明显相关(P〈0.01)。瘦素及瘦素受体高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及浸润明显相关(P〈0.01)。结论 瘦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瘦素及其受体表达情况可以作为乳腺癌诊断或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发生于中小动、静脉的节段性非化脓性病变和血管腔内血栓形成[1].其发病的始动环节为内膜的炎症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炎症反应关系最为密切的分子之一即为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剂受体γ( PPARγ).实验证实PPARγ在每100 mg血管组织中拷贝量在1×109数量级[2].本研究旨在观察TAO模型中PPARγ的表达,探讨PPARγ及其配体在TAO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腔内治疗越来越多地成为治疗血管疾病的首选,但术后血管再狭窄严重影响着手术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因此,如何防治术后血管再狭窄成为研究的热点及难点.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新近被关注的促进有丝分裂的细胞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而不影响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本文综述血管再狭窄的机制及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内膜增生、防治血管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关系及体外血府逐瘀口服液对CD11b/CD18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SO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水平;分离培养患者中性粒细胞,用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检测用药后(1h、6h、12h)CD11b/CD18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SO患者CD11b/CD18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随着病情的进展CD11b/CD18的表达增高;体外用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6、12h后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降低,与未用药组及用药1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11b/CD18可能参与了ASO的发病过程,并且与动脉硬化程度有关,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和预防ASO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干预中性粒细胞黏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