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SLIT)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例对粉尘螨过敏的过敏性鼻炎和轻度哮喘患儿(观察组),采用粉尘螨滴剂(畅迪)治疗24周;另选25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17、IL-10、特异性IgE(SIgE)、特异性IgG4(SIgG4);测定观察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肺功能/气道阻力,以及鼻炎和哮喘症状评分、症状总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7下降,IL-10、SIgG4升高,外周血Eos计数下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率升高,气道阻力下降(P〈0.01或〈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与SIgG4水平均呈正相关,与症状总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1);有效率为93.3%%。结论 SLIT是儿童呼吸道变应性疾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分化、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和Th2细胞因子产生,增强调节性T细胞活性,调节机体免疫状态,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对122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及6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于出生第1天及第8天取静脉血检测T3、T4和TSH.结果窒息新生儿T3、T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重度窒息新生儿T3、T4均显著低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1),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8天复查T3、T4和TSH窒息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损害严重,且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恢复后甲状腺功能自行恢复,无需甲状腺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婴幼儿哮喘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妥洛特罗贴片(阿米迪贴剂)0.5 mg.贴-1,每日20:00~21:00贴于前胸或后背处,每日更换部位;对照组给予硫酸特布他林2.5 mg+生理盐水2 mL予6 L.min-1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1。2组均5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咳嗽、喘息、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气道阻力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5 d后咳嗽、喘息、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气道阻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2组治疗前后气道阻力变化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现局部皮肤瘙痒1例,通过更换妥洛特罗贴片的粘贴部位完成治疗,无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婴幼儿哮喘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一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哮喘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临床常用炎性指标变化与儿童肺炎病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临床常用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探讨它们与儿童肺炎之间的关系,从而鉴别病原、帮助诊断、指导治疗。方法收集支气管肺炎患儿55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进行血常规及相关病原学检查。结果①C反应蛋白升高者192例占35.02%,治疗5d后复查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者171例占89.09%,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痰或血培养提示细菌生长者40例占7.20%,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者35例占88.46%;血支原体阳性者14例占2.52%,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者10例占75.00%,二者C反应蛋白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者242例,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者118例占48.57%;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均不升高者308例,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者75例占24.35%,二者C反应蛋白升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临床常用炎性指标变化对鉴别儿童肺炎病原、帮助指导诊断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因。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2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验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28例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住院患儿中,25例转五官科经气管镜取出异物,1例自然咳出,2例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在小儿很常见(特别是1-3岁儿童),对长期咳嗽,病情反复不愈,影像学检查及痰培养不能明确诊断的患儿,应尽早做支气管镜检查以避免发生不可逆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不同病期外周血清中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oluble sem ell actor,S-SC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哮喘发作组)、缓解期(哮喘缓期组)及健康儿童(对照组)各30例血清中的S-SCF、β-胰蛋白酶(β-ryptase)浓度。结果哮喘发作组患儿血清S-SCF和β-类胰蛋白酶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P〈O.05);哮喘缓解组患儿血清S-SCF和β-胰蛋白酶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S-SCF可能是支气管哮喘发作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临床评价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的机制,并评价SLIT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12月行SLIT治疗的粉尘螨过敏性鼻炎(AR)和/或过敏性哮喘(AS)患儿30例为病例组,另随机选取行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行SLIT治疗前及治疗1、2年时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或气道阻力与预计值之比、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血清细胞因子IL-17和IL-35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病例组患儿的鼻炎/哮喘症状进行评分并监测哮喘控制水平.结果 病例组SLIT治疗前、治疗1年时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IL-17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治疗后2年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至治疗2年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5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趋势与IL-17的变化趋势刚好相反.FEV1与预计值之比在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治疗后2年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而气道阻力与预计值之比、Eos计数则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病例组SLIT治疗2年时的鼻炎症状总评分和哮喘症状总评分改善百分率均较治疗1年时明显增高(P<0.01);SLIT治疗AR 1年时显效率85%,2年时达100%;SLIT治疗AS 1年时控制率为76%,2年时控制率达92%.结论 SLIT是一种有效治疗儿童AR和AS的方法,可能是通过抑制IL-17并促进IL-35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且治疗2年的效果较1年更好.  相似文献   
9.
李莉  陈强  李岚  章高平  吴爱民  张帆 《江西医药》2012,47(11):991-993
目的 探讨婴幼儿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 virus,HCMV)肺炎的临床特点,评价病毒学诊断依据及更昔洛韦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婴幼儿HCMV肺炎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结果 小儿HCMV肺炎多见于6个月以下小婴儿,病程长,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气促,同时多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及听力损害.病毒学依据阳性,使用更昔洛韦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未见更昔洛韦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呼吸道疾病病程较长、常规治疗疗效欠佳患儿,尤其合并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应警惕HCMV肺炎,积极寻求病毒学依据,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病理学分析在儿童难治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因难治性肺炎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102例患儿及35例对照组因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后1周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复查支气管镜儿童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使用液基细胞学沉降法进行病理分析。结果102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位数71%;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中位数0.45%;巨噬细胞百分比中位数32.5%;肥大细胞百分比中位数1.0%;淋巴细胞百分比中位数22.5%;找到菌丝1例(霉菌性肺炎);支气管异物1例,其嗜酸性粒细胞为15%。35例(其中包括1例为102例难治性肺炎组中的支气管异物患儿)对照组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位数2.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中位数0.0%;巨噬细胞百分比中位数92.5%;肥大细胞百分比中位数0.5%;淋巴细胞百分比中位数6.5%;其中难治性肺炎组与对照组相比: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有显著差异(P0.05);而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病理学分析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明确儿童难治性肺炎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