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血液系统多原发恶性肿瘤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的同一脏器或不同脏器发生多个原发癌称为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MPMT)。近年来MPMT的发病率较前提高,好发部位为消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随着我国近年来血液系统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化疗药物、放射治疗以及骨髓移植治疗的逐渐深入开展,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血液系统的多原发恶性肿瘤也不容忽视。现将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血液系统多原发恶性肿瘤9例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髓象呈缺铁改变的HbH病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象呈缺铁改变的HbH病6例分析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410008)张新华,程英妮HbH病是α°海洋性贫血与α+海洋性贫血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溶血性贫血,一般来说,HbH病患者的骨髓内不缺铁,甚至骨髓内铁较正常增多。然而,有些患者由于某些原...  相似文献   
3.
背景:据作者查新检索,国内外有关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活性及mRNA表达与白血病类型、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关系的报道罕见.目的:探讨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的关系.方法:急性髓系白血病组骨髓标本4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骨髓标本28例,以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用GPI锚定的胎盘碱性磷酸酶作为底物,Triton-X114分相法检测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的活性,半定量RT-PCR法检测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 mRNA的表达,并分析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的关系.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髓系白血病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活性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 < 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活性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 < 0.01).在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13例患者检查发现有肝脾淋巴结肿大,30例患者检查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标本骨髓单个核细胞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活性和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有肝脾淋巴结肿大标本(P < 0.05).结果证实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的活性与mRNA变化一致,其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类型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有无肝脾和/或淋巴结肿大有关.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细胞形态学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难治性贫血 (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 (MA)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但两者在临床、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上有相似之处 ,容易混淆。为了提高诊治水平 ,我们将已确诊为RA 1 4例、MA 5 1例进行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RA患者 1 4例 ,男 1 2例 ,女 2例 ,年龄 1 0~ 74岁 ,平均 46岁 ;MA患者 5 1例 ,男 32例 ,女 1 9例 ,年龄 1~ 75岁 ,平均 44岁。1 .2   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 χ2 检验。2   结果2 .1   血常规1 4例RA患者中 ,全血细胞减少 9例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 4例 ,血红蛋白减…  相似文献   
5.
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PLD)在特定的情况下能通过特异性水解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中的肌醇磷酸酯键来调节细胞膜上的锚定蛋白表达。在人的造血细胞上有一些GPI锚定蛋白(如CD24、CD87等)属于黏附分子,在肿瘤细胞的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检测了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GPI-PLD基因表达水平及其活性,探讨其与白血病类型,肝、脾、淋巴结肿大,CD24表达及白血病细胞对纤维连接蛋白(Fn)黏附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16例难治性MM患者.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100mg/d,每周增加剂量100mg/d至不能耐受,应用10~32周,同时每月联合MP或COMP方案化疗,观察疗效,结果:16例患者中,2例获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38%副作用为便秘、乏力、嗜睡,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或COMP方案治疗难治性MM有一定疗效,且副作用小.给药方便.为难治性MM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坏死(BMN)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BMN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多数BMN患者存在贫血,血清乳酸脱氢酶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骨髓显示骨髓中组织和基质大片坏死。原发病以恶性疾病为主。[结论]BMN是一个少见的临床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尤其是骨髓检查是目前诊断骨髓坏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7年11月采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代替Duke法出血时间(BT)和玻片法凝血时间(CT)作为评估围术期患者止血功能的指标。回顾总结2002年4月以前的51个月的PT、APTT检查结果表明:用PT、APTT作为评估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常规指标具有简易、快速、准确的特点,对预防手术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了1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期骨髓标本;5例有基因重排,临床随访均在2~3月内复发;7例未发现基因重排,其中2例分别在缓解后3月、8月复发,可能为白血病基因重排发生了变异,其余5例未复发。提示检测白血病残留细胞有助于提前预测白血病的复发,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诊断及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PCR技术应用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血液病研究室(410008)曹萍,钟美佐,李晓林,刘英男,程英妮,齐振华,谢兆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目前通用的诊断分型方法均基于形态学和组织化学[1],某些情况下难免遇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