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对比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方法.方法 对2010年5月1号~2010年5月31号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组并分别予静脉注射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宫口松弛情况及出血量等指标;对术中呼吸、心率、血压、静脉注射时是否有注射痛、肌颤、血氧饱和度、术后呕吐、苏醒时间等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病例给药前后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差值以及两组病例的注射痛、肌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麻醉效果及离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依托咪酯麻醉效果确切,无注射痛,并对血压、呼吸影响较小.对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布比卡因组给予布比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感觉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罗哌卡因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高于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的运动恢复时间为(1.7±0.3)h,显著少于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的18.6%。结论: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麻醉效果相当,但罗哌卡因麻醉运动恢复更快,不良反应少,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对比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1号~2010年5月31号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人T流产术的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组并分别予静脉注射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宫口松弛情况及出血量等指标;对术中呼吸、心率、血压、静脉注射时是否有注射痛、肌颤、血氧饱和度、术后呕吐、苏醒时间等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病例给药前后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差值以及两组病例的注射痛、肌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麻醉效果及离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麻醉效果确切,无注射痛,并对血压、呼吸影响较小。对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妇科短小全麻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手术方式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剔除术随机分为2组(n=30),诱导及术中分别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均选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观察血压及心率、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论 瑞芬为目前较为理想的麻醉镇痛药,值得在妇科短小全麻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护理管理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50例(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8~10月收治入院的250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一次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患者更新管理模式,由麻醉护士专人管理。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并发症、副作用及患者对术后活动量的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WHO疼痛分级为2~3级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镇痛管理后低血压、腹胀等例数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少。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地给予护理,可提高剖宫产术后一次性镇痛泵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