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腔自控镇痛 (PCEA)及防治寒战的效果。方法 :1 39例 ASA ~ 级行剖宫产术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实施术后 PCEA:咪唑安定组 (BMF) 74例 ,予 0 .2 0 %布比卡因 +0 .0 0 6 6 7%咪唑安定 +0 .0 0 0 2 %芬太尼 ;对照组 (BF) 6 5例 ,予 0 .2 0 %布比卡因 +0 .0 0 0 2 %芬太尼。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 (SS)、寒战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均达到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 ,BMF组对防治寒战有明显作用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 PCEA不仅镇痛和镇静作用确切 ,而且有较好防治寒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体外循环(CPB)期心肌细胞及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择期二尖瓣置换术患者30例,年龄24~59岁,体重46~73 kg,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和抑肽酶组,抑肽酶组于CPB转机前,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300万KIU,对照组则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和CPB停止时取右心房心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和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VCAM-1的表达,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ICAM-1、VCAM-1表达的灰度值作定量分析,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结果抑肽酶组CPB停止时ICAM-1、VCAM-1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2组CPB停止时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CPB前增高(P〈0.05),抑肽酶组CPB停止时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300万KIU可抑制二尖瓣置换术患者CPB期间心肌细胞和心肌血管内皮细胞ICAM-1、VCAM-1的表达及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患者动脉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的变化,评价其在心脏跳动中心内手术体外循环的心肌受损情况.方法 接受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者100例,在切皮时(T1)、体外循环开始前(T2)、体外循环停机后10 min(T3)、手术结束时(T4)等时点,抽取动脉血标本,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法)作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测定.结果 体外循环后T3、T4的cTnI值均比体外循环前(T2)增高(P=0.000).患者在T3、T4时段的cTnI值与年龄呈负相关(P=0.005).结论 心脏跳动中房缺或室缺修补术病人体外循环期间有一定程度的心肌损害,低龄患者较易遭受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循环功能不稳定中国一类器官捐献供体的器官保护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3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经股动静脉插管,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于手术室获取供肝和供肾;术中做好循环、呼吸支持,及时调整药物用量,预防感染及记录各项数据等护理。结果 13例DBD供者行体外膜肺氧合转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稳定,获取有效肾脏26个用于26例受者、有效肝脏12个用于12例受者,肾移植、肝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是捐献供体器官保护的有效治疗手段,有效的护理是体外膜肺氧合成功运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为治疗组;选择同期150例于我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IgE)及补体(C3、C4)的变化,分析两组NK细胞、Treg细胞及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点,并对两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化疗后,IgG、IgE、IgM逐渐下降,其中IgG下降最明显;补体C3、C4含量在前两个疗程呈现微弱上升,之后开始迅速下降;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8、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结论经吉西他滨与顺铂化疗后,NSCLC患者免疫功能被显著抑制,免疫球蛋白、NK细胞明显下降,T细胞亚群紊乱,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化疗期间应该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及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体外循环(CPB)期冠状静脉窦血细胞因子水平和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择期在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10例。分别于转机前(T0)转机30m in(T1)、CPB停止即刻(T2)CPB停止后2 h(T3)、CPB停止后6 h(T4)CPB停止后24 h(T5)采集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变化。同时,于CPB前和CPB结束时取右心房心肌组织标本,检测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VCAM-1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T2~T5时点,U组血浆TNF-α、IL-6、IL-8及cTnⅠ的浓度均低于C组(P<0.05),IL-10的浓度高于C组(P<0.05);U组停机时ICAM-1、VCAM-1的表达低于C组停机时(P<0.01)。结论乌司他丁通过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和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IL-8等的释放,抑制CPB过程中心肌ICAM-1、VCAM-1的表达,减轻CPB所致的心肌局部炎性反应及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腰椎小关节内侧缘进路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关节内侧缘进路,穿刺针抵达突出椎间盘相应节段的硬膜外侧腔,注射2%利多卡因注射液3ml,确定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现象后,注射胶原酶1200U。结果全部病人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现象,近期疗效优良率88.75%。无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经腰椎小关节内侧缘进路是到达突出椎间盘的最短途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市卫生局作为发包方对承包方(已承包的各卫生医疗单位)进行定期考核评价或不定期巡视,是合同规定的法定程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老年大鼠体外循环(CPB)模型,为老年CPB术后重要器官损伤,尤其是脑损伤的研究提供模拟临床、经济可靠的实验平台。方法:选用雄性SD老年大鼠20只,经右颈静脉插管引流,尾动脉插管灌注建立CPB,转流时间1h,股动脉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电解质的变化。结果:90%大鼠顺利建立CPB模型,CPB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气及电解质指标正常,基本达到临床的CPB标准。停机后呼吸和心血管循环功能顺利恢复。结论:本方法建立的老年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切实可行,具有简单实用、重复性好的特点,是进行老年体外循环相关性脏器损伤,尤其是脑损伤机制研究可靠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简便、成功率高、远期肾静脉血栓发生率低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SD大鼠为供受体.切除受体左肾,采用自行设计的供体腹腔动脉、硬膜外导管内撑法重建动脉血供.供体后腔静脉与受体近后腔静脉处肾静脉端端吻合.结果:供体手术时间为(42±3)min;受体手术时间为(90±10)min.供体器官热缺血时间为≤2 s,冷缺血时间≤100 min.53例次手术中,成功48例,手术成功率为90.6%(48/53).无远期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大鼠肾移植模型,保留了原术式操作简单、对手术器械和术者的显微外科技能要求低、成功率高等优点、又降低了肾静脉血栓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慢性排斥反应的动物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