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在诊断腹茧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茧症患者的MSCT 资料,采集数据在工作站用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观察病灶的空间解剖关系。结果6例均可见局部小肠及其系膜结构聚集成团,肠管折叠盘绕排列呈“手风琴”状或“香蕉”状。肠袢周围可见低密度的纤细纤维包膜,包膜厚薄不一,增强后纤维包膜强化轻度。受累小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呈现肠系膜及其血管聚集、牵拉。结论MSCT 可以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是腹茧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3.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9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前2/3、孟氏孔区,呈不规则形,分叶,向两侧不对称生长,边界清晰,无或轻度瘤周水肿.CT呈等或稍高密度,其中囊变4例及钙化3例,无出血;T1WI示肿瘤呈等、稍低信号6例,其间杂以更低信号或高信号区;T2WI呈高信号6例,其间杂以低信号、等信号或更高信号区,囊变5例、钙化3例、出血2例;CT和MRI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增强,囊变和钙化区无增强.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性,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血管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的MSCT肺血管造影表现.结果确诊为肺动脉栓塞17例,209处肺动脉及分支受累.其中第2级肺动脉受累9例11支,第3级肺叶动脉受累13例31支,第4级肺段动脉受累116支和亚段肺动脉受累51支.MSCTA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的不规则充盈缺损及完全阻塞,其中栓塞表现为中央型充盈缺损4例、偏心性充盈缺损12例、附壁血栓4例及完全阻塞5例;间接征象有肺门动脉增宽、肺梗死、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胸腔积液、右心室肥大等.结论MSCT肺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无创、快捷、有效、敏感性高,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IST)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肿瘤,临床症状出现晚且无特异性,CT对其定位定性有效高价值,但对腔外型胃间质瘤,CT检查有时亦较为匿难。现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11月至2007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腔外型胃间质瘤,重点是多层螺旋CT表现,以期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祝跃明  徐炜 《现代医用影像学》1996,5(5):207-210,202
本文分析了69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并将其按CT表现分为单纯水肿型,出血坏死型,合并感染型三个类型,提出正确的以临床分型和早期发现胰腺的出血坏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直结肠癌肝脏转移灶的检出率,评价DWI对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53例直结肠癌术后患者,分别行肝脏磁共振DWI扫描和MSCT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扫描结果。结果DWI诊断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z)、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64、98.9%、88.5%和96.9%,MSCT诊断方法则分别为0.818、91.5%、51.3%和80.2%,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直结肠癌肝转移灶的早期检出及阳性预测,磁共振弥散加权扫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在肝转移瘤MRI检出、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经临床、影像证实或高度怀疑的肝转移瘤20例患者,选取8例注射Gd-EOB-DTPA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及肝细胞特异期扫描,其中6例患者1个月内同时进行了螺旋CT增强扫描;12例注射普通对比剂Gd-DTPA,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综合分析两项对比剂MRI增强扫描和CT增强扫描成像特征。结果MRI检查20例患者共检测到病灶83个,其中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发现病灶78个;8例注射Gd-EOB-DTPA患者在肝细胞特异期发现病灶55个,其中5个病灶在动态期(即常规三期扫描)未显示;6例患者同期行全肝螺旋CT增强扫描发现病灶31个,对比注射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少发现8个病灶。结论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由于具有双期特性对于病灶的数量、分布、边界有更清楚的显示,在MRI动态增强全肝扫描中更有利于肝脏转移瘤的检出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潘锋  祝跃明  周林江  顾晓丽  沈健  黄小燕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180-1182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3例行MRA、MRV检查。结果:16例肿瘤均明显强化;15例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14例外形波浪状分叶,2例呈类圆形;13例瘤内有囊变、坏死;10例可见瘤内血管流空信号。12例肿瘤T1WI上呈等低信号,4例呈高或略高信号;13例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3例为等低信号;11例DWI上呈等低信号,5例为高信号。7例与脑膜以窄基底相连,9例与脑膜宽基底相连;4例邻近颅骨有破坏,4例可见脑膜尾征。结论:HPC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有助于HPC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自发性气胸CT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自发性气胸CT病因分析浙江省湖州市第二医院(313000)程震峰陶德莹祝跃明邵星宝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6例均为男性,年龄29±6岁,13例有吸烟史,平均160±70支年,右侧11例,左侧5例,反复发作史者4例,7例有屏气、负重等诱因,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