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根据栓塞面积分3组,≥60%组24例,50%~59%组9例,<50%组5例.动态观察患者外周血象、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彩色B超测定门静脉血流速度,脾动脉、脾静脉血流峰值;胃镜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结果]38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后,白细胞(×109/L)、血小板(×109/L)在栓塞面积<50%组、50%~59%组和≥60%组依次增高(白细胞分别为4.01±1.09,10.74±2.03,15.25±2.14;血小板分别为59.7±15.2,108.3±10.1,161.2±38.5),三组两两比较均P<0.01,同组术前术后比较均P<0.05或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栓塞面积密切相关(P<0.01),>80%者均出现并发症(100%).PSE后门脉高压缓解,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PSE能明显缓解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与栓塞面积有关,应根据肝功能损伤程度、门脉高压严重程度来确定栓塞面积,以50%~80%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湖南省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核(TB)感染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评估合并感染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该省各医院2006-2008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HIV感染病例,以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登记;对各地区的现患HIV感染病例进行HCV抗体和TB抗体检测;用SPSS软件对不同因素下HIV合并HCV或TB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978例病例,HIV合并HCV的感染率为33.95%(332例)。其中通过静脉吸毒感染HIV的患者合并HCV感染率为81.06%(321/396);30~44岁年龄组HIV合并HCV的感染率为42.60%(262/615);无业人员HIV合并HCV感染率为61.89%(302/488),上述3组HIV合并HCV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其相关的其他各组(分别P<0.0125,P<0.0125,P<0.0045)。HIV合并TB的感染率为26.99%(264/978),其中静脉吸毒感染HIV者并发TB率35.86%明显高于性传播感染者的19.65%(P<0.007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HIV患者合并TB率为41.59%,明显高于其他组(均P<0.0125)。结论首次报告湖南省HIV合并HCV、TB的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静脉吸毒是HIV合并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30~44岁年龄组和无业人群合并感染率较高。HIV合并TB的感染率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感染者中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临床上分5期,移行.或归为多尿期。我们对152例患者观察发现移行期是HFRS病程中重要的阶段,临床上有许多特点。现分仅如下。白沫资料1993年1月至1995年1月住院患者152例。诊断标准依据1986(南京)流行性出血热学术会议所订标准。其中男性86例,女性66  相似文献   
4.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方法 437例HIV/AIDS患者先后启动HAART,一线方案为2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加1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随访监测CD4+T细胞数量、HIV病毒载量,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发生的机会感染和药物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对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反应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对43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平均追踪了4.69年(3.15~7.34年),总病死率6.86%,大部分死亡发生在HAART启动的6个月内。启动HAART 12个月时,90.80%的患者HIV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至治疗4、5、6、7年(±1个月)时,仍分别有63.46%、69.41%、70.00%和72.22%的患者病毒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CD4+细胞数量在治疗的O、1、2、3、4、5、6、7年(±1个月)时分别为115、246、301、334、363、356、386和373个/μL。67.73%出现过各种可能与药物毒副作用相关的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损害、骨髓毒性、皮疹和血脂升高等,多发生于治疗启动12个月内;血脂分布异常和乳酸酸中毒较少见,多发生于启动2年以后;41例患者先后发生过Ⅲ/Ⅳ级毒副反应。因毒副反应而更换为其他一线药物者占19.22%,因病毒耐药或毒副反应而更换为二线药物者占11.67%。结论通过对HIV/AIDS患者HAART3~7年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明确我国2个NRTI加1个NNRTI的HAART一线方案对大多数HIV/AIDS患者长期有效,病毒持续抑制,CD4+细胞增加;主要的毒副反应和死亡多发生在启动治疗12个月内。大多数HIV/AIDS患者可长期坚持一线药物治疗,少数因药物毒副反应或病毒耐药须换为二线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润众)联合不同剂量异甘草酸镁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A组28例、B组32例和C组30例。3组均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次1次/d口服,在此基础上A组、B组、C组分别联合异甘草酸镁200 mg、150 mg、100 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分别进行肝功能、HBV-DNA、PTA及乙肝三对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肝功能及PTA复常率高于B组和C组(P均0.05),A组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高于B组和C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治疗期间,A组3例、B组2例和C组2例出现少量腹水,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乙肝患者症状、生化学、病毒学及血清学指标,大剂量异甘草酸镁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本院于 1992~ 1998年共收治 37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SR)患者 ,其中 186例并发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肺损害 ,现将其临床特征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6例患者中 ,男 142例 ,女 4 4例 ;平均年龄 33.5± 13.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 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南京会议拟订的诊断和分型标准 ,均经μ链捕获法ELISA检测血清抗HFRS -IgM≥ 1∶4 0确诊 ,并删去了 2例有原发性心肺疾患病例。1.2 肺部并发症的诊断标准 ①存在引起肺损害的原发病。②发热、咳嗽、气促、咯血、呼吸困难或血性泡沫痰。③肺部有阳性体征 ,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对33例的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为12.18%,其中乙肝肝硬化为9、42%,丙肝肝硬化为23、53%,酒精性肝硬化为14.10%,其它原因肝硬化为4.76%。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空腹血糖大多正常或轻度升高(84.85%),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以升高为主(90.90%),餐后胰岛素水平大多延迟(57.58%)。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生化检查隐蔽。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个体化原则及及早使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9年由美国Choo[1]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丙肝病毒(HCV)的基因克隆以来,丙肝(HC)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使我们对HC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现就HC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从非甲非乙型肝炎到丙型肝炎[2]70年代初,人们发现除了HAV、HBV及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之外,还有一种引起输血后肝炎的致病因子。当时使用了非甲非乙(NANB)这个词。70年代末期,人们认识到黑猩猩是这种病毒的易感动物,于是开始了感染动物实验。当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微孔滤膜滤过…  相似文献   
9.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红  申红连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09-1010,1015
目的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在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分微卡菌苗治疗组(A组,60例)和对照组(B组,60例)。2组方案均为2HRZES/1HRZE/5HRE,A组加用微卡菌苗治疗3月,B组不用微卡菌苗治疗。结果A组第1月涂片阴转率30%,培养阴转率40%;第2月涂片阴转率60%,培养阴转率66%。B组第1月涂片阴转率15%,培养阴转率13%;第2月涂片阴转率33%,培养阴转率40%。前二月痰菌阴转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疗程满8个月后A组涂片阴转率86%,培养阴转率86%;B组涂片阴转率85%,培养阴转率85%。A组和B组治疗满8个月痰菌阴转率无差异显著性(P>0.05)。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A组优于B组,A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随访A组和B组的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5.3%和8.6%(P>0.05)。结论微卡菌苗能改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微卡菌苗可用作复治菌阳肺结核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0.
重型肝炎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型肝炎、尤其是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比率高 ,治疗困难 ,预后差[1] 。我院自 1992年 1月至 1998年 6月收治重型肝炎并SBP8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符合 1995年所订标准[2 ] ,本组 86例 ,男 66例 ,女 2 0例 ;年龄 11~ 60岁 ,平均年龄 36 4 8岁。急性重型肝炎 6例 ,亚急性重型2 8例 ,慢性重型 5 2例。SBP诊断标准 :⑴有典型发热、腹痛、腹胀、腹肌紧张者 ;⑵腹水常规白细胞计数 >0 3× 10 9/L ,中性多形核细胞 (PMN) >2 5 % [1] ;⑶除外腹腔脏器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