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描述广东省人群致死性溺水流行水平、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评估溺水危害风险和制定防控策略与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2006—2010年人群死因监测资料,收集监测点居民溺水死亡个案及相关信息,监测系统包括城市地区(广州越秀、珠海全市3个区、云浮云城、汕尾城区)、农村地区(韶关南雄、梅州五华、江门台山和肇庆四会)。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对广东省居民致死性溺水个案的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广东省发生致死性溺水1 114例,其中男性701例、女性403例;城市296例、农村818例。全省5年平均溺水粗死亡率为3.78/10万(标化率3.87/10万),其中2006—2010年粗死亡率分别为4.81/10万、3.86/10万、3.73/10万、3.44/10万和3.11/10万,5年间死亡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农村溺水死亡率(5.21/10万)高于城市(2.15/10万)(P<0.01),男性(4.73/10万)高于女性(2.79/10万)(P<0.01)。溺水死亡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出现2个流行高峰,分别是0~14岁和≥70岁老年人群。从溺水死亡例数占总死亡例数的比例曲线分析:5~14岁维持高峰平台期。溺水性质均以意外为主(占89.59%,998/1 114);溺水地点以在江、河、湖、海等天然开放性水体为主(占71.37%,332/465),夏、秋季节是溺水高发时段,其中7月比例最高,占13.91%(155/1 114)。每年因溺水死亡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为19.61万。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日均气温、低年龄、农村、文化程度为小学、文盲/半文盲以及儿童/学生是意外溺水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87、1.026、1.362、2.561、2.682、3.819)。结论广东省近5年溺水死亡流行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但仍是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政府应针对环境和人口社会学危险因素,制定有效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降低溺水危害。  相似文献   
2.
3.
2010年8月11日英国权威医学期刊《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报道了英国发生的37起NDM-1超级细菌感染事件,其中17例感染患者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家接受过手术,专家确认他们是在这些国家手术过程中感染了NDM-1超级细菌,回国后引起英国医院内传播。随后各国媒体均有报道NDM-1超级细菌感染人类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死亡原因和第八种最常见的癌症,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亚洲地区的主要病理类型是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诊断EC的传统生物标志物包括CEA、CA19-9和SCCA等。由于传统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敏感性偏低和特异性不强,EC的早期诊断仍较困难,因此导致预后欠佳。EC存在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基因调控网络,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 RNA)可预测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或预后,并可能成为一类新的肿瘤标记物及潜在的治疗靶标。本综述主要阐述Lnc RNA在EC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并讨论其作为诊断、治疗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估活禽交易市场休市措施对疫情的影响。方法对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对病例家庭禽类养殖环境、全县活禽交易市场休市前、休市后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怀集县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9例,无死亡病例。重症病例主要表现为重症肺炎,轻症病例以咳嗽、咽痛为主;分布在全县5个镇,年龄中位数为11岁(4~62岁)。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4/9的病例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病例的164名密切接触者共有6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其中1人经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考虑为同源暴露。休市前主城区H镇市场环境标本H7型阳性率为65.00%(52/80),休市后为3.49%(3/86);乡镇市场休市前为14.81%(12/81),休市后为0(0/111)。休市后全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发病例大幅度下降。结论 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轻症病例为主,4~11岁年龄组人群多发,病例均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采取暂停市场活禽交易等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四会市2004-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四会市2004-2010年居民死亡趋势、死因谱,掌握四会市居民主要疾病谱和变化趋势,为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5年四会市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以及2006-2010年居民常规死因监测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运用Excel和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2004-2010年四会市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581.5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0.80/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610.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7.89/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550.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1.72/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合计占全死因构成的89.78%。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是0—4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损伤和中毒是5~19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肿瘤是20-59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是60岁及以上居民的前3位死因。结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损伤和中毒、慢性病是四会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育龄妇女应加强产检,预防婴幼儿围生期疾病,儿童青年应着重加强损伤和中毒的预防,中老年人应加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肇庆市2007-201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点及健康人群乙脑病毒抗体水平。方法 对肇庆市2007-2014年乙脑患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2012-2014年采集的怀集县和封开县共608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乙脑IgG抗体检测,运用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以来,肇庆市共报告117例乙脑疑似病例,经实验室确诊80例,其中死亡4例,年均发病率为0.24/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5-7月,6月份为发病高峰;疫情主要分布在怀集县;乙脑病例以1~14岁儿童为主;确诊病例中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者占81.25%(65/80);怀集县健康人群乙脑IgG抗体阳性率为85.76%(259/302),封开县为62.75%(192/306),2县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城乡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肇庆市乙脑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一定的地域性,14岁以下儿童为易感人群,封开县健康人群乙脑IgG抗体阳性率较怀集县要低;应及时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做好防蚊灭蚊,强化疾病监测相关工作,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肇庆市居民乙肝、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的免疫水平,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城区和县城各3个医院作为监测点,随机选取到医院就诊的健康人群381人,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IgG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HBsAg和抗-HBs。结果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抗体,HBsAg和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6.09%、79.27%、63.25%、4.99%、70.87%。结论肇庆市人群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乙肝抗体阳性率均不高,须加强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加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疫苗接种,建议成人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下调人肺癌细胞中泛素(Ub)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计沉默泛素基因表达的shRNA-UBB、shRNA-UBC质粒,用反转录PCR及Western blot法验证shRNA的沉默效果;研究泛素低表达后H1299细胞的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采用annexin V-PE及DNA片段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敲减泛素基因(Ub-KD)48、72 h后,能明显抑制H1299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Ub-KD(shRNA-UBB/UBC)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shRNA-NC:5.60%,shRNA-UBB:9.07%,shRNA-UBC:11.70%,shRNA-UBB/UBC:17.82%)。联合shRNA-UBB、shRNA-UBC作用下能显著增加H1299细胞G1期比例(shRNA-NC:34.53%,shRNA-UBB:34.40%,shRNA-UBC:42.77%,shRNA-UBB/UBC:50.20%)。结论联合敲减UBB、UBC基因通过增加细胞凋亡及细胞G1期阻滞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及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东四会市2004-2010年居民死亡趋势、死因谱,掌握四会市居民主要疾病谱和变化趋势,为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05年四会市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以及2006-2010年居民常规死因监测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 - 10进行编码,运用Excel和SPSS 13.0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