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为了加强处方管理和处方质量控制,满足患者需要,保证安全用药。方法:每月对临床医生的处方进行点评一次,结合药师进临床,参与病例讨论,纠正不合理用药,宣传合理用药。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对临床用药进行监控,我院的处方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处方合格率达到了97%以上。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是肾病末期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透析技术的日臻成熟,患者对透析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获得医疗护理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希望了解更多的护理和医疗保健知识,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尽到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义务,我们在工作中对患者采取了适当有效和易于接受的健康指导和卫生宣教,使患者对血液透析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解热镇痛药是我们经常应用的。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水杨酸钠、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消炎痛、地塞米松、板蓝根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学校周边"小饭桌"的监督管理,保证学生就餐安全。方法: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提高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小饭桌"经营者的准入管理,加强对"小饭桌"的的经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结论:通过对学校周边"小饭桌"的监督管理,提高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植入骨缺损受区后,材料内部血液供应明显改善,将血管束植入大体积抗凝材料能否促进骨缺损处血液灌注和血管化进程?目的:观察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血管束植入对骨缺损修复早期血液灌注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取2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双侧桡骨中段20 mm长骨缺损模型,右侧植入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自体血管束(实验组),左侧植入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自体血管束(对照组),术后1,3,7,14,28 d行CT灌注成像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后1 d开始,实验组血容量、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实验组材料中心部位有明显血液灌注,对照组植入物周围有血液渗透,此种趋势持续到术后28 d.术后1 d,实验组复合材料中有大量红细胞和有核细胞,对照组以渗透液体为主,偶见细胞;术后3-7 d,实验组复合材料网孔中有血管形成,之后逐渐增多,对照组见植入血管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周围组织纤维化包裹,实验组各时间点材料内部血管数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可促进血管束植入后材料内部的血液灌注和早期血管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植入骨缺损受区后,材料内部血液供应明显改善,将血管束植入大体积抗凝材料能否促进骨缺损处血液灌注和血管化进程? 目的:观察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血管束植入对骨缺损修复早期血液灌注及血管化的影响。 方法:取2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双侧桡骨中段20 mm长骨缺损模型,右侧植入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自体血管束(实验组),左侧植入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自体血管束(对照组),术后1,3,7,14,28 d行CT灌注成像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术后1 d开始,实验组血容量、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实验组材料中心部位有明显血液灌注,对照组植入物周围有血液渗透,此种趋势持续到术后28 d。术后1 d,实验组复合材料中有大量红细胞和有核细胞,对照组以渗透液体为主,偶见细胞;术后3-7 d,实验组复合材料网孔中有血管形成,之后逐渐增多,对照组见植入血管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周围组织纤维化包裹,实验组各时间点材料内部血管数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可促进血管束植入后材料内部的血液灌注和早期血管化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