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3%氯普鲁卡因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ASAⅡ~Ⅳ级无脊柱畸形的下肢骨折高龄患者(〉75岁)60例,分两组Ⅰ组术中使用的局麻药为3%氯普鲁卡因,Ⅱ组为2%利多卡因,根据下肢手术部位的需要,选择L1以下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试验量为3ml,5min后分别追加至麻醉平面满足手术要求。计录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采用针刺测定痛觉消失最高平面,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最大程度。结果:两组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Ⅱ组(P〈0.05),两组痛觉消失最高平面、运动阻滞最大程度、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3%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氯普鲁卡因属于中短效酯类局麻药,具有起效快,恢复快等优点。本研究通过与2%利多卡因比较,评价3%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官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全麻病人苏醒期常伴有烦躁及血液动力学波动,其中麻醉方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心率变异性(HRV)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监测镇静、镇痛和内脏神经功能并判断麻醉深度的可用指标之一。本研究拟对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的苏醒期,观察心率变异性及血液动力变化,并加以比较,以期探索一种能减少苏醒期并发症的较为满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前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体位对血液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ASAⅡ~Ⅲ级,于开胸前仰卧位双肺通气30min(T1组,n=20)、仰卧位单肺通气30min(T2组,n=20)、侧卧位单肺通气30min(T3组,n=20),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静脉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1组比较,T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静脉血氧含量(CvO2)均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或P<0.01),T3组PaO2、Sa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或P<0.01),PvO2、SvO2、CaO2和CvO2无明显变化。与T2组比较,T3组PaO2、PvO2、SaO2、SvO2和CvO2明显升高,Qs/Qt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侧卧位单肺通气时血液氧合明显优于仰卧位单肺通气。应尽量减少仰卧位时单肺通气的时间,或避免仰卧位时应用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术前预注万汶对预防老年冠心病人固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0年2月~2011年6月来我院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麻醉前1小时:治疗组(n=20):给予300~500ml的万汶;对照组(n=20):给予同等剂量的乳酸林格氏液.麻醉前30min:两组患者均肌肉注射3mg咪唑安定和0.5mg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记录患者在麻醉前(T0),麻-后3min(T1),6min(T2)、9min(T3)、12min(T4)、15min(T5)各时间段的HR、SBP、DBP的值,以及两组患者各时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SBP在T2、T3时均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T1~5的高血压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注万汶300~500ml能有效预防老年冠心病人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术前30min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防低血容的疗效。方法将62例ASAI-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术前30vain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观察并记录稀释前(1D)、稀释后(T1)、稀释后30min(T2)和术毕(T3)时的HCT和血红蛋白(Fib)。结果两组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12时刻两组的HCT和Hb均较rID时刻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3时刻恢复至T0水平,与rI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刻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0min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预防胃癌根治术患者低血容的出现,其疗效与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全麻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与B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A组采用吸入1%~2%异氟醚维持麻醉,根据需要追加瑞芬太尼1μg/kg,B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2~4mg/L、2—5μg/L。两组均采用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苏醒时间。结果与麻醉前比较,在切皮后5min、睁眼时、拔管时A组血压与心率均升高(P〈0.05),而B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B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苏醒快,优子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全麻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ASAⅠ ̄Ⅱ级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与B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A组采用吸入1%~2%异氟醚维持麻醉,根据需要追加瑞芬太尼1!g/kg,B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2~4mg/L、2~5"g/L。两组均采用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苏醒时间。结果与麻醉前比较,在切皮后5min、睁眼时、拔管时A组血压与心率均升高(P<0.05),而B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B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苏醒快,优于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9.
3%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泌尿外科手术硬膜外阻滞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3%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手术硬膜外阻滞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无脊柱畸形的泌尿外科手术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氯普鲁卡因组,硬膜外麻醉所用的局麻药为3%氯普鲁卡因,Ⅱ组为利多卡因组,所用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根据泌尿外科手术部位的需要,选择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试验量为3 ml,5 min后追加至麻醉平面满足手术要求.记录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采用针刺法测定痛觉消失最高平面,采用改良Bromare分级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最大程度.结果 两组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镇痛起效、运动阻滞起效明显快于Ⅱ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短于Ⅱ组(均P<0.05),两组痛觉消失最高平面、运动阻滞最大程度、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Ⅱ组有一过性降低收缩压(SBP)的作用(P<0.05).结论 3%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手术硬膜外阻滞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善,肌松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可作为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手术硬膜外阻滞的首选局麻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