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肾癌(Renal carcinoma,RC)合并下腔静脉癌栓(Inferior vena cava tumor thrombus,IVCTT)(下称RC-IVCTT)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RC-IVCTT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开放组各40例,实验组行腹腔镜治疗,开放组行开放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7d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炎性因子,术前、术后12 h外周血致痛因子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MMP-9、PDGF-BB、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RP、IL-6、IL-8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24 h,实验组NPY、PGE2、BK、5-HT低于开胸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RC-IVCTT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复杂性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微创PCNL联合ESWL治疗复杂性感染性肾结石的资料.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26~72岁.平均51岁,结石面积8.6~38.9cm2.结果:PCNL联合ESWL术后,结石完全清除者23例,清除率88.5%;结石残留3例(11.5%)有3例需要输血,8例出现术后发热.结论:微创PCNL联合ESWL治疗复杂性感染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可增加结石清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53岁,闪“反复排尿凼难1年”于2008年3月5日入院。患者1年前自觉久坐后,出现排尿费劲,尿不成线、尿频,仅尿多达10余次/晚,伴左下腹部疼痛。无肾区疼痛及肉眼血尿,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故当时未进行任何治疗。此后患者经常不能自解小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膀胱造瘘管与长期留置尿管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潴留中的优劣.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仅适于保守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共165例,最终纳入147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措施,将患者随机分为膀胱造瘘组(n=73)与留置尿管组(n=74),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膀胱痉挛、尿路感染、肉眼血尿、瘢痕出血、尿道狭窄、漏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膀胱造瘘组与留置尿管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造瘘组漏尿的发生率高于留置尿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膀胱造瘘相比,患者更易于接受留置尿管,对生活影响也更小,具有一定的优势,故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患者在无法耐受手术且仅适于保守治疗的情况下,首先建议长期留置尿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托特罗定和索利那新在改善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导致的下尿路症状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成都市某医院收治的96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托特罗定组和索利那新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片(0.5g/次,1次/d)口服治疗,托特罗定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4mg/次,1次/d)治疗,索利那新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索利那新(5 mg/次,1次/d)治疗。治疗4周时,采用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评分表(USSQ)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生活质量,同时观察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关于USSQ中尿频、尿急、尿失禁、腰痛、腹痛和尿道痛的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15±1.82)分、(3.52±1.37)分、(0.68±0.25)分、(2.38±1.58)分、(2.63±1.47)分、(1.45±1.36)分;托特罗定组分别为(2.08±1.89)分、(1.26±1.31)分、(0.16±0.19)分、(0.87±1.43)分、(0.59±1.38)分、(0.96±1.38)分;索利那新组分别为(2.14±1.87)分、(1.35±1.25)分、(0.18±0.21)分、(0.98±1.68)分、(0.67±1.27)分、(0.94±1.31)分。托特罗定组、索利那新组患者USSQ中尿频、尿急、尿失禁、腰痛、腹痛和尿道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托特罗定组、索利那新组患者以上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心理维度领域评分,对照组分别为(14.91±2.65)分、(14.85±2.45)分;托特罗定组分别为(16.47±2.58)分、(16.78±2.98)分;索利那新组分别为(16.24±2.47)分、(16.98±2.34)分。托特罗定组、索利那新组患者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托特罗定组、索利那新组患者以上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特罗定、索利那新分别联合左氧氟沙星在改善由双J管导致的尿频、尿急、尿失禁、腰痛、腹痛、尿道痛等临床症状中的效果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二者的临床效果相当,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将23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1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PKRP);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TPKE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6月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和膀胱冲洗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P <005);前列腺切除体重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观察组IPSS和QOL 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 而最大尿流率(Qmax)和总临床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临床疗效更高, 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IL-35介导的炎症反应及可能的免疫逃逸在前列腺癌发生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患者64例,其中前列腺增生31例(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33例(前列腺癌组)。同时采取Gleason评分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组(≥7分组和7分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IL-35水平,同时评估IL-10和IL-6水平及免疫系统指标(CD4~+/CD8~+)变化。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IL-35、IL-10及IL-6水平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外周血CD4~+/CD8~+水平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此外,IL-35、IL-10、IL-6水平及CD4~+/CD8~+与PSA、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患者的血清IL-10、IL-6水平及CD4~+/CD8~+与前列腺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IL-35介导的炎症反应及免疫逃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见IL-35在临床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病情方面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在治疗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并将奇数号纳入观察组,偶数号纳入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应激指标水平及术后随访2年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个数、阳性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显示,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在治疗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患者应激反应较轻,且患者的远期疗效更好,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智  王炜  陈胜龙  赵栩  李峰  王鹏桥 《西部医学》2009,21(10):1754-1755
目的总结复杂性肾结石开放手术治疗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孟或经肾窦内肾孟切开取石术55例,联合肾实质不同切口切开取石术8例,应用纤维胆道镜17例。结果63例患者均取石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48min,所有患者术中均未阻断肾蒂。术中需输血者8例,平均输血量260ml。结石残余残留率7.9%。结论术中纤维胆道镜的应用,使肾窦内肾孟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操作简便、安全,并有助于取尽结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